中國搜索市場歡迎競爭,但不要把這場搜索戰爭打成廣告戰、公關戰、罵戰、煽動戰,而應是技術戰和服務戰。
近日,百度和奇虎360為爭奪中國搜索市場爆發的“三百大戰”忽然升級。雙方展開網絡攻防戰,百度對360搜索業務展開反制,用戶通過360綜合搜索訪問百度知道、百科、貼吧等服務時,將會強行跳轉至百度首頁。而360昨日午間做出回應,將網址導航搜索框中所含百度服務全部撤掉。
這場“三百大戰”源于360于8月16日推出的綜合搜索。360搜索推出后,百度遭受到10個月來最高的股價跌幅,奇虎360股價卻大幅上漲。而伴隨著百度反制,奇虎360股價又大跌6.22%,百度則漲了3.69美元。股價的變化象征著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前景看法的變化,這足以顯示出,這場“三百戰爭”的勝負,對兩家互聯網巨頭未來的重要性。
更充分的市場競爭將更有利于用戶,從這個角度講,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多一家服務提供商不是件壞事。但現實經驗又告訴消費者,萬不能為市場競爭的升級而盲目樂觀,在中國市場上,消費者已經見多了殺破底線的惡性競爭,比如這個月剛發生的電商價格忽悠大戰;比如2010年360殺毒與騰訊打的那場強迫消費者進行二選一的“3Q大戰”……消費者不怕競爭雙方會否“玉石俱焚”,只怕自己在戰爭中被企業綁架成為無辜的“肉彈”。
從目前的“攻防戰況”看,無論是百度還是360,其手段雖然都很直接有力,但總歸仍在底線之上。而人們擔心的是,隨著戰爭的進一步升級,利益相關、生死攸關之時,兩巨頭是否還能hold住底線,不把消費者卷入進來。
之所以有這種擔心,是因為它們確實都有把消費者卷進來的能力。相對于傳統行業,互聯網企業有更強的平臺特性,對用戶的干預性也更大。尤其是百度和360,在所屬行業中占有近乎壟斷的強勢地位,如果它們為了競爭而放棄底線,還有很多手段可以用,比如百度可以全面封殺奇虎360所有信息,360則可以通過它的殺毒平臺攔截百度廣告或警示不安全等,為之付出代價的則是無辜的用戶。
或許這種擔心有些多余。但在經歷一系列池魚之災后,消費者真心希望發生在巨頭間的市場競爭能夠堅守底線。中國搜索市場歡迎競爭,但不要一開始就陷入惡性競爭,歸根結底,真正對用戶有效的“殺器”還是技術和服務。幾乎每個網民都是搜索引擎的用戶,人們希望雙方吸取電商價格戰教訓,重視商譽,珍惜羽毛,不但不要在競爭中卷入消費者,也不要把這場搜索戰爭打成廣告戰、公關戰、罵戰、煽動戰,而應是技術戰和服務戰。
近年來,發生在中國市場上的、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惡性競爭越來越多,連最與國際接軌的互聯網業亦不能例外,而同樣的市場競爭行為,在國外卻往往進行得很平和,這種差別很值得深思,是中國的市場出了問題,還是中國的企業家或企業文化出了問題?(新京報社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