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高速南崗洼路段在暴雨中受災嚴重,當晚有152名農民工在高速公路上救出了上百名被困游客。此事經媒體報道后,慈善家李春平等先后提供了30.4萬元和15萬元的贈款,表彰這些農民工見義勇為的行為。然而,部分參與救援的農民工表示,“錢確實發了,但是又收回去了,連發放的新毛巾被都被沒收了”。(8月9日《京華時報》)
如果說這些農民工的救人壯舉曾經“感動中國”的話,他們現在的尷尬遭遇無疑正在“刺痛中國”。聚集在媒體的閃光燈前,他們是頭頂光環的救人英雄,然而,當媒體的關注度稍稍減退,在那些公眾視線所難以達到的建筑工地,他們迅速被打回弱勢群體的“原型”——不僅慈善捐款被無理收回,有人甚至因此而丟掉了賴以為生的飯碗。
還能夠說些什么呢?這就是他們最真實的生存狀況。無論他們做出了怎樣的貢獻,無論他們扮演著怎樣的形象,在強勢一方眼中,他們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盡管愛心捐助者親手將善款遞到他們手中,仍然無法避免項目負責人“照單全收”。這些被譽為英雄的農民工,甚至還來不及品味喜悅,就立刻陷入了“英雄氣短”的尷尬處境。
時至今日,農民工工資實在是一個異常沉重的話題,盡管各級政府三令五申,依然無法阻止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的頻繁發生,現在,連慈善捐款也能被扣押。一起農民工集體救人的壯舉,就這樣演變成一幕合法權益被集體踐踏的悲劇,事態的急劇轉變令人情何以堪。(趙志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