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經營滿30年政府無償收回
涪陵區政府出臺文件,計劃無償收回民營加油站特許經營權,此舉不但與國家正在向縱深艱難推進的市場經濟體制背道而馳,人為制造“國進民退”,有故意增加行政審批項目之嫌。
據新華社消息,日前,重慶涪陵區政府出臺《加油加氣站管理實施辦法》,提高加油站準入條件,并規定加油加氣站的有效期為30年,經營期滿后政府無償收回特許經營權并進行公開拍賣,讓那些具有穩定油源的加油站去經營,從而保障市場供應。一些民營加油站負責人認為,這是對民營加油站的歧視。相關部門稱,此舉旨在為當地混亂的成品油市場建立更為公平的秩序。
涪陵區政府出臺如此管理辦法讓人震驚,不但與國家正在向縱深艱難推進的市場經濟體制背道而馳,人為制造“國進民退”,而且有故意增加行政審批項目之嫌。
民營加油站的出現,是中央決心打破中石油、中石化對成品油市場壟斷地位、推進成品油行業市場化的產物,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之一。據統計,到了1998年,由社會資本興建的民營加油站市場份額曾經達到約80%。
但好景不長,由于打破行政壟斷的改革陷于停頓,由于現有法律對民營經濟的保護力度不大,兩大石油集團公司趁機利用不供油、惡意收購、租賃等方式,公開蠶食處于成品油行業鏈條最末端的民營加油站,使民營加油站份額到2001年時回落到了48%,還有許多民營加油站因種種原因淪為必須搬遷或關閉的非法加油站。可以說,這么多年過去,民營加油站能堅守到現在,已是非常不容易,突然又面臨政府對經營權的無償收回,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對此,涪陵相關部門稱,此舉旨在為當地混亂的成品油市場建立更為公平的秩序。但不知涪陵有關部門搞清楚了沒有,亂象之一的“民營加油站油源不穩定”,恰恰是中石油、中石化不及時、正常向他們供油造成的。
據報道,涪陵石油成品油協會旗下51家民營加油站買到的油,僅為“兩桶油”在該區域賣油總量的4.2%,也就是說,“兩桶油”把他們95.8%的成品油,都給了他們在該地區的36家加油站——如果民營加油站都依賴“兩桶油”供油,不尋找其他油源,豈不早就倒閉了?涪陵有關部門不分青紅皂白地拿民營加油站開刀,沒有公平可言。
試想,當民營加油站因30年到期而被無償收回經營權重新拍賣時,沒有穩定油源的民營企業能競爭過“兩桶油”嗎?一旦“兩桶油”把所有民營加油站擠出去,他們就會像計劃經濟時代一樣徹底壟斷成品油市場,就會排除這點僅有的競爭,就會重新壟斷成品油銷售價格,到那時,吃虧的就是消費者。
許多地方官員有著歧視民營經濟、回歸計劃經濟時代的沖動。改革開放之前,全國沒有一家民營企業,那時,整個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百姓連飯都吃不飽,連自行車都買不起,連火柴都買不來,是改革開放后推行的市場經濟徹底改變了那種狀況,對于這個常識,涪陵官員們難道到現在還不懂?很可能的情況是,他們心里很懂,只不過是想借助經營權的變更,為自己開發一個有油水的行政審批機會而已。這種倒退行為必須堅決制止。(岳建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