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中市民黃先生兒子中考分數為600.4分,而該市揚中高級中學在統招錄取時分數是按照整數計算,這樣黃先生兒子分數被算作600分。同時另外3名中考分別為599.6分、599.6分和599.9分的學生成績也被算作600分。最終黃先生兒子因語數外成績排名靠后而被淘汰。(7月2日中國廣播網)
低分考生被錄取,高分考生被淘汰,這么閱讀新聞和理解事實,絕對會感到氣憤無比。天下哪有這樣的規則?社會公平又往何處安放呢?不過,仔細閱讀新聞,這里的高分被放大了,低分被縮小了,其實高分和低分的差距非常小,不到1分,否則,按四舍五入的辦法,不可能約等成同一個分數。但由于“黃色標題黨”的做法,使人誤以為高分和低分的懸殊很大、事情很荒唐。
事實上,導致“高分”被淘汰、“低分”被錄取的原因,除了“四舍五入”抹殺了分數的細微差別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招生辦或學校在同等分階或分數相關不到1分的情況下,再根據語數外成績排名情況進行權衡后錄取,即錄取學生的辦法,是根據總分排名和語數外成績排名等兩種排名進行綜合權衡之后,最終決定錄取誰。遺憾的是黃先生的兒子“語數外成績排名靠后”。
那么這種錄取辦法符合規定嗎?據悉,對考出來的分數按照“四舍五入”計算是多年來的老規矩,而對相同分數的考生依據語數外的總分進行排序,則是學校提出來的一個處理辦法,得到了招辦的批準。高級中學不是義務教育,學校可以自定一些錄取規則,并事先提交招生辦批準通過,再廣而告之,并無不妥?!案叻帧痹谶@種規則下被淘汰,雖然殘酷,甚至有些想不通,但是,并不算違規。
當然,事后交了3萬元擇校費又被錄取了,令人費解。如果說學校沒有那么多學籍或者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容不下被淘汰的“高分”生,那么就是拿錢買也不能收。但事實卻是交了3萬元擇校費之后,又錄取了,這讓人如何想得通呢?或者又如何不往斂財的方向去想呢?同時,招生辦顧主任說“現在3萬元算什么呢?任何事情,絕對的公平不存在”,這明顯是站著說話不腰痛,不了解民生之多艱,甚至有理由懷疑其屁股是不是坐偏了。(李冰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