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午餐供應企業盈利空間不大,但也不能為企業盈利而放松監管。地方政府還要給予一定扶持,不能全交給學校和企業。
由學校供餐,耽誤教師午休,影響教學秩序;由社會企業供餐,由于監管太嚴、餐費太低,企業抱怨。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學生免費午餐遭遇到了供餐難題,現在為學生供餐的企業向教育部門提交申訴信,稱“你們(監管部門)那么專業,你們來做吧,我們(供餐企業糧油購銷公司)提供糧油就行?!保?月6日《中國青年報》)
為了學生能吃到質量有保證的午餐,監管部門無論怎么嚴苛都不為過。但供餐企業出于生存問題而抱怨也可以理解,只是他們抱怨的理由錯了,問題的根本不是“監管太嚴”,按照供餐企業言下之意,是不是監管部門睜只眼閉只眼,企業就能夠生存下去了?如果以降低飯菜質量來換取企業生存,這個交易顯然做不得。
在保證食品質量的同時,也要保證企業的利潤(哪怕是微利),這樣才能讓免費午餐進行下去。從事免費午餐的企業獲得一定程度的利潤,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這就需要考慮,免費午餐經費與物價波動建立聯動機制。
各級政府在做免費午餐預算的時候,應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因為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物價上漲往往在食品價格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比如,最近雞蛋價格上漲,被網友戲稱“火箭蛋”。這肯定會對免費午餐產生一定的影響。食品價格上漲,而補貼不變,讓企業做“虧本買賣”,恐怕也不利于辦好免費午餐。
不管怎樣,辦好免費午餐不能完全交給學校和企業,各級政府不妨考慮更周到一些,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辦好免費午餐,既要堅持嚴苛監管不放松,又要創造讓免費午餐正常運行下去的必要環境,提高供餐企業的供餐動力,保證他們在做這項福利事業的同時,自身也能生存和發展。(韓浩月 作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