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為保證考試當天孩子能夠準時到達考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考點附近租房,不但賓館、酒店搶訂一空,甚至民房也紛紛推出“狀元房”、“風水房”,吸引租戶。(見6月3日《北京晨報》)
臨近高考,莘莘學子是胸有成竹、信心百倍,還是惴惴不安、臨陣磨槍,大概不一而足,而家長們如臨大敵的緊張心理卻如出一轍,社會各界對考生的倍加關注也是有目共睹,更有一些商家視高考為大好商機,適時推出諸如“營養液”、“狀元湯”之類品種吸引考生及家長眼球,把高考氛圍營造得愈加厚重、濃烈。真不知道,高考在即的學生們,是否需要、能否承受這么多密密麻麻的關注、關愛、關心?
這幾天,大部分高三畢業班已經適當調整作息時間,讓學生從繁重的復習資料中稍作解脫,要求大家“注意休息,以最佳的狀態迎接高考”;家長們更是積極響應學校號召,不再追問成績、復習進度,只是媽媽的一日三餐準備得更加精細了,總是囑咐孩子“多吃點,再多吃點”;爸爸則開始對考試的行程做詳細安排,反復斟酌,生怕有一絲疏忽和紕漏。
社會各界也早就做好了準備:比如城建部門往往會下達晚上某個時間點后不準施工的禁令;今年有的地方教育部門針對可能出現的偶發事件比如忘帶準考證等出臺了可憑“臉”考試的新規定;交警部門也承諾高考當日如果堵車可憑《準考證》緊急增援。更不要說,各類商家利用高考大做文章,推出所謂“狀元內褲”、“狀元房”之類噱頭了。
一時間,到處都是關于高考的信息,似乎在隨時提醒考生們:關鍵時刻到了,你準備好了嗎?不管是善意的關心,還是蓄意的關注,作為考生,作為家長,都應該心存感激。但是,這些關心、關愛、關注,從另一個角度上,也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負擔。我的外甥女小靜馬上就要參加高考了,昨天她還抱怨說:“別再囑咐我了,你們越說‘別緊張’,我反倒更緊張了。”
經過十年寒窗、發憤苦讀,能不能在關鍵時刻考好、進入理想的大學,一方面要看考生平時的學習,另一方面要看考生的心理素質、臨場發揮。只有讓孩子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才更利于以正常甚至超常的心態迎接這一關鍵時刻的到來,給中學的求學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愛他們,就讓他們以輕松、自由的心態踏入考場吧。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站在他們身后不遠處,悄悄觀望、靜靜祝福。(韓 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