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公示數據顯示:2012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擬錄取保送生比例占本科生招生計劃的10%以上,中國科技大學更是超過20%。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獲得的入學機會是農村子女的17.2倍。(5月28日《中國青年報》)
如果保送生錄取總數不多,所占比例不高,還不至于對其他考生入學造成太大影響。但現在北大、清華、上海交大、中國科技大學等名校的保送生錄取比例都已經占本科生招生計劃的10%以上,如果再加上自主招主所占名額,留給普通考生的入學名額還有多少?
別說農村考生上大學的機會因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人數的增加而大大減少,就連城市考生也未必能沾到多少光。因為除了那些被保送、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和獲得高考加分者外,絕大部分普通城市考生也只能與農村考生一樣,老老實實地通過比拼高考成績搶得進入大學的通行證。
比起自主招生考生,無須參加高考可以直接升入大學的保送生無疑更讓人羨慕,因此也成了升學腐敗的重災區。很多地方對保送生的公示情況并不完整,無疑也給一些人暗箱操作留下了空間。
既然已經有了自主招生考試選拔偏才、怪才,那又何須保留保送招生制度?保送招生理應與自主招生合并,把原本的保送生名額放進正常的高考招生計劃,讓普通考生有更多進入大學特別是名校的機會。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稱:“高考暫時不能取消,取消的直接后果是‘開后門’成風。”但要是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人數不斷增加,那無疑就是變相取消高考,給“開后門”者創造更多機會。
在保送招生制度沒有徹底終結前,有必要效仿北大自主招生農村籍考生比例將不低于20%的規定,把保送名額向農村生源傾斜,縮小保送生的城鄉差距。同時應盡快完善保送招生程序和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完整公示保送生個人情況,避免暗箱操作與招生腐敗,維護招生公平。(楊國棟 法律工作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