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央行宣布從2012年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這是預期之內的下調,緣于對全球及國內經濟現狀判斷。
今年1月17日,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大幅下調至2.5%和3.1%,并認為全球經濟已進入非常困難的階段。而在去年6月發布的上一份報告中,世行預測全球經濟2012年和2013年將分別增長3.6%,時隔半年后的最新預測分別下調了1.1%和0.5%。
今年以來,巴西、印度、俄羅斯、越南和菲律賓等新興經濟體相繼降息,掀起一波降息潮,以應對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壓力,力壓匯率以促進出口。從2011年9月開始,新興經濟體通脹率下行給降息提供了空間。此輪放松貨幣是經濟緊縮倒逼之下的結果,以未來債務進一步上升為代價,說明目前經濟形勢較為嚴峻。
失去出口,新興經濟體的制造業成為無源之水,我國未能幸免。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成為6年來的首次。4月份,我國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7%,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從去年以來,生產資料價格連續下降,說明制造業處于下降通道,從鋼鐵、水泥到造船、紡織各個基礎產業都出現增速下滑,掙扎在盈虧邊緣。
依靠內需拉動知易行難。
在中國等國家,由于貧富差距加大等原因,造成消費剪刀差,高端消費與低端消費分野加大,2011年中國不僅奢侈品消費躍居世界第一,高端車消費進一步上升。來自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全國進口汽車103.7萬輛,同比增長約28%,首次超過100萬輛。去年至今年3月,奔馳、寶馬、奧迪等一些高端品牌車供不應求。
高端消費上升,中端消費無法跟上,消費信心不彰,國內品牌如同風箱中的耗子,遭遇內外雙重擠壓,產生了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根據最新的宏觀經濟數據,今年1至4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92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從環比看,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3%。這實在不是一個讓人樂觀的消費數據。
拉動內需難以在短期內見效,出口萎靡不振,保持投資平穩成為必然選擇。
投資最重要的是資金。此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年內第二次,回到2011年4月21日之前的水平,約釋放貨幣4000億元。未來中國央行還將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預計將主要流向基礎投資等領域。一方面,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處于歷史高位,還有繼續下調的空間。另一方面,預計未來通脹會保持穩定,也給放松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在體制無法根本變革、經濟下滑跡象明顯時,所有的人都把熱切的目光盯住央行,希望央行的錢袋子能夠放松再放松,以刺激經濟回暖。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是最熱烈的吹鼓手,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他所有的文章幾乎只有一個主題,放松貨幣以避免第二次大蕭條。
發放基礎貨幣就行嗎?不要說有日本前車之鑒,看看獲得貨幣的歐洲商業銀行吧,他們無法找到安全的企業發放貸款,有了錢也不愿貸不敢貸。關鍵是企業贏利,而不是貨幣。沒錯,貨幣是潤滑劑,但不能代替引擎本身。(葉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