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電力公司攀枝花電業(yè)局網(wǎng)源公司職工劉剛,1989年8月9日工傷,右腳切斷,由攀枝花電業(yè)局安全監(jiān)察部為其辦了工傷證。1998年攀枝花市人社局在對全市傷殘人員進行統(tǒng)籌管理清理時,劉剛本人未將原來的工傷證等手續(xù)及時送達,致使其工傷證失效。網(wǎng)源公司工會接到劉剛的訴求后,多次到市有關部門溝通聯(lián)系,終于使劉剛得到了“五級傷殘”的鑒定,重新納入工傷保險統(tǒng)籌管理系統(tǒng),在14年后重新辦了工傷社保卡。(4月9日《工人日報》)
這篇題為《“遲到”的社保卡》的新聞特寫,旨在褒揚企業(yè)工會為職工辦實事。無疑,企業(yè)工會這種對職工負責的精神和做法值得贊賞。但是,我卻注意到了另一個層面,劉剛工傷致殘屬于事實,有攀枝花電業(yè)局安全監(jiān)察部為其辦理的工傷證為憑。就是因為,工傷保險改革實行屬地管理的時候,他沒有及時將系統(tǒng)辦的工傷手續(xù)送達給地方有關部門,而致其原有的工傷證失效。
鑒于這種實際情況,給工傷致殘職工劉剛恢復(或曰重新認定)工傷待遇,應該說是不難的,甚或說容易得很。首先劉剛原來有工傷證和相關資料,復查一下即可;再說,劉剛肢體傷殘現(xiàn)狀可證,不就是安排醫(yī)療機構檢查的事嘛。這些事情,政府有關部門只要想辦,很容易很快就能夠辦妥。報道中沒有介紹劉剛本人是否直接找過當?shù)卣嘘P部門,是不是找了沒用,走不通了才向單位工會提出來的。然而,為了解決劉剛工傷被重新認定問題,居然還讓所在企業(yè)工會派員“多次到市人社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等部門進行溝通聯(lián)系”。我真不明白,板上釘釘?shù)氖聦崳瑸槭裁葱枰岸啻巍薄皽贤?lián)系”?我們的“公仆”成天吆喝“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怎么工傷致殘人員的窘情、焦憂、寒心的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求上門了,還讓人家“多次”跑腿?倘若有那么一絲絲“公仆”對“主人”的敬畏和孝順之意,他們決不會讓“主人”“多次”上門求,來了一次都會安排周全妥當,即便確需補充欠妥事宜,“公仆”也會主動登“主人”的門。我們不是提倡“下基層解民憂”嗎,機關干部到一個工傷致殘者家里看望看望,也是應該。
問題就在于,我們的一些機關干部坐衙門當老爺慣了,老百姓上門求他們是應該、必須和理所當然的,而讓他們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則是“反常”。所以我認為,社保卡“遲到”,凸顯有關部門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漠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