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鄭州市組建的“官方收油隊”在收集餐廚垃圾時遭遇尷尬,他們雖然穿著統一制服、拿著工作證,卻屢屢遭到飯店的集體抵制。與這份尷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私人收油車卻生意紅火。
河南省鄭州市組建的“官方收油隊”在收集餐廚垃圾時遭遇尷尬,他們雖然穿著統一制服、拿著工作證,卻屢屢遭到飯店的集體抵制。與這份尷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私人收油車卻生意紅火。
正規收購敵不過地下收購,鄭州餐廚垃圾試圖正規回收利用的努力面臨考驗。問題出在哪里?原因很簡單,背后是利益因素在驅動?!肮俜绞沼完牎笔敲赓M回收,而地下收油者卻是有償回收,多數飯店食堂受利益誘惑,見利即忘了義務。
也就是說,官方組建規范的收油隊,這固然是個不錯的主意,但這樣的舉措因為未能影響問題的根本,自然舉步維艱。比之組建規范收油隊更重要的,恐怕是要切斷飯店食堂有償出售給地下收油者的利益鏈條——這個鏈條不斷,所謂的“官方收油隊”很難避免尷尬境地。
這個利益鏈條又該如何切斷呢?辦法有幾個:一是直接禁止,使得這樣的餐廚垃圾有償回收成為非法;二是“圍魏救趙”,官方收油者也給予飯店些許補貼。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宣傳教育,告誡飯店食堂不能一味沉迷于利益,還要知道一個公民或者一個企業公民應該具備起碼的社會責任意識。
劣質的地溝油大量流向餐桌,嚴重影響了民眾的健康。鄭州試圖從地溝油的源頭著手,治理方向是清楚的。不過,“官方收油隊”遭遇尷尬,也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治標更須治本。否則,不僅這些問題本身難以解決,還給人增添幾多煩惱。
類似的例子其實還有不少。比如,越來越多的商家推出了購物卡、商務卡,即商業預付卡業務,但紅紅火火的各種商業預付卡,也引發了許多腐敗問題。當刷卡消費、送禮送卡成為一種社會時尚時,“卡”腐敗愈演愈烈,社會輿論一直對之批評與指責。
為此,有關部門也曾推出治理措施,如購買購物卡實行實名制。比之過去空泛地要求不得違規收送禮金禮券購物卡,這個舉措在制度建設上有所進步。至少這一規定從預付卡發行購買環節入手,增加了利用購物卡行賄、受賄的成本和難度。不過,光是在購買環節實名,而消費環節不實名,這樣的實名制意義是有限的。更關鍵的是,腐敗問題本質在于權力沒能得到有效約束,購物卡在這個腐敗鏈條中,不過是個媒介而已。單單圍繞購物卡本身動腦筋,仍然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還有一個典型例子,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招投標亂象。熟悉當下商業生態者都很清楚,市場中的許多招投標行為,其實都是“偽招標”與“偽投標”。怪象種種,令人瞠目,如有的政府采購,購得的物品是價不廉物不美,有的物品不僅是不廉,還令人咋舌地遠超出市場價格;有的招投標過程中,串標、圍標現象不時可以看到;有的公開招標尚未開始,但誰為中標者、誰是“陪綁者”已經清楚。更“高級”的腐敗,甚至在標準環節就已經有黑手介入。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針對招投標腐敗的治理可謂三令五申,一再強調,但是效果并不佳。直到今天,在商業世界中,招投標腐敗問題仍然相當引人注目。這里的問題,就在于僅僅圍繞招投標本身進行圍堵,還只是“治標”層面的舉措,只要權力失范、紅袖亂伸的本質問題解決不了,招投標行為焉能不出問題?
遇到難題,治標更要治本,這個道理是淺顯的,沒有人理解不了。只是在很多時候,治本比之治標,難度遠要為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力氣。有時候,還有可能吃力不討好,如果缺少決心、信念與智慧,治本確實不易。這個時候,相比于技術層面的舉措,勇氣與決心往往顯得更為寶貴。
觀察今日中國,改革正在進入“深水區”,比之上述例子更重要、更難以求解的大量問題,存在于現實當中。“深水區”的改革意味著在利益分配上將會有更激烈的沖突。種種的時代難題在治理上有相當的迫切性,也是在提醒和要求人們,治標更要治本,且要系統作為,謀定而后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