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廣東一家媒體刊發暗訪報道,曝光大量靈修培訓機構開設大尺度、公然鼓吹換妻換夫等內幕。20日晚,惠州市通報,“靜心山莊”培訓基地涉案人程某已被帶往公安局調查,在山莊電腦內發現女學員裸照,還有不少身心靈導師秦銘遠與女學員的親密合影照。(3月21日《羊城晚報》)
不消專家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對“身心靈”之類的“靈修”培訓方式進行揭底,單憑動輒幾萬十幾萬元的學費,名為幫人蛻變生命、提升人的靈性,卻宣揚鼓勵婚外性甚至還換妻換夫等事實,我們已經可以戳穿其背離人類應有的道德和法律底線的真面目。可是,如此癲狂且背離道德人倫的“靈修”培訓,因何存在市場?
現代社會,人們忙碌于物質追求,當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時,精神生活卻越來越貧乏。選擇宗教式的靈修,成了填補精神空虛的依托,甚至成為個人風格的裝飾。正是這種現實,使得怪力亂神的“大師”們成為眾人追隨的對象。再加上一些商人利用人們的心理需求,通過神化某些東西,使這種培訓更具神秘感和誘惑力。
人們精神生活貧乏,給癲狂的“靈修”提供了可以鉆營的土壤。可是,其根本原因卻是人們信仰的嚴重缺失。特別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原本擁有的信仰標準遭到沖擊,無法擺脫精神方面的困擾,尤其是對財富已有所成的人而言,更容易產生對人生、對生活的困惑,這時候,求助于被神化的“大師”便成了一種選擇。
近年來,張悟本、李一等“神仙”、“高人”層出不窮。人們其實不難通過基本常識判斷其欺騙性,但事實卻是,這些“神仙”、“高人”往往是信者云集。這恰好證明了,在信仰嚴重缺失之下,虛假的神道成了人們用來替代精神追求的重要依托。在一個信仰缺失的社會里,沒有神可以信賴,“靈修”便成了可以相信的“高人”。
癲狂的“靈修”再一次給我們敲響警鐘,要想鏟除“靈修”培訓的存在土壤,就要使社會真正擺脫物欲橫流的危險漩渦,填補信仰缺失的巨大漏洞,讓人們能夠在這個世界里尋找到慰藉心靈的空間。具體而言,就是要樹立一種對人生、對社會、對人類的積極信仰,而這,既需要單個個體的不斷探索,還需要整個社會和國家為其提供生存的支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