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翔 評論作者
120急救電話,急就急在患者等不了,需要快速施救。但最近安徽省歙縣的120撥通之后,還要根據語音提示選擇具體醫院,記下7位數的號碼后,自己再重新打給醫院。面對網友的質疑,衛生局表示這實在是無奈之舉。(據12月6日《新安晚報》報道)
歙縣120成了114,這的確在全國少見,大家都知道,120是急救電話,現在竟然還要讓急救者或他的家人拔打7位數的電話號碼,如果隨身不帶紙筆還真難完成。可以說,這是最牛的急救電話了,而當地衛生局卻說無奈之舉。
是無奈之舉,還是無心之舉?120是救命電話,豈能要轉來轉去,這使我想到了李偉建、武賓的相聲《咨詢熱線》,一個患者為了咨詢醫院的電話號碼,又是提示按“米”鍵,又是“井”鍵,讓人哭笑不得。這個120救命電話,就像相聲中說的那樣,真讓人心急如焚。
其實,類似歙縣“120不急”的現象還真不少:如能“一站式”服務能辦的事,非得讓群眾跑多個部門,辦一個私營業者經營許可證蓋十個章的事,在一些地區還時常發生;明明設立了市長熱線,不是打不通,就是讓百姓轉打;還有城市的市政搶修熱線電話也是擺設——讓市民焦急等待等等。一個縣成立一個急救中心有什么難的嗎?明明知道——“這樣不方便。我們也不想為難老百姓,實在是無奈之舉。”既然知道“不方便”,為什么就不能把方便留給百姓呢?與其說無奈之舉,說白了是無心之舉。
該縣衛生局一個副局長說出了實情,他表示,歙縣只有50多萬人口,人少不說,建120急救中心的成本很高,這樣就劃不來。原來不建急救中心,是認為“劃不來”,也不知道這位副局長知道不知道,急救中心是公益機構,是為百姓健康、生命服務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營業單位,面對百姓的生命健康還談“劃不來”,這不是笑話嗎?
安徽歙縣地處南方,也不是什么西部偏遠山區,為什么就不能成立一個急救中心呢?問題的關鍵地方政府沒有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我們常說,百姓事無小事,到了我們一些政府部門那里,百姓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甚至不當一回事;還有就是我們一些地區對衛生、教育等事關民生的事投入少,而對那些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十分的熱衷,都是大手筆,大投入,因為這樣的工程是做給上級看的,關系到自己的升遷和前途。
解決“120不急”的問題,其實也很簡單,關鍵看我們當地政府有沒有這個心,如果還沒有這個心,還不拿百姓的生命當回事。我建議,該縣百姓就打所在市長熱線,我想市長急了,當地政府就急了,120也就可以直撥了,其他還有什么好辦法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