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網和土豆網的合并,一個最積極的影響就是將拉開在線視頻整合的序幕,這一點幾乎得到了整個業界的認同。
具體原因無需贅述,版權費用虛高、各種經營成本遞增、產品同質化嚴重、盈利水平萎靡……雖然在線視頻是少數幾個能在美國資本市場講得通的“中國故事”,但毫無疑問,這個商業模式病得不輕。所以,整合勢在必行。但如何去整,卻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在線視頻行業已經在國內發展了近十年了,它留下了什么?今年有可能突破4.5億的用戶量、兩家獨立上市的視頻網站(包括土豆),以及一個超過100億元且保持兩位數增長速度的市場規模。
但這背后卻是一條極度瘦弱的產業鏈。以優酷網為代表的“長視頻派”大行其道,它們缺乏造血能力,所以只能砸錢買版權,而這又恰恰迎合了時下用戶的最基本需求,因此越砸越賠,而不砸就更賠。這種主流的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把傳統的多媒體形式復制到網上,它只是電視的延伸。于是,視頻網站相當于被硬生生地被安在了傳統影視媒體的產業鏈上,絕大部分的版權購置費用都流向了電影電視產業,而在線視頻行業的上游干旱枯竭。
優酷網和土豆網的合并能改變這一切嗎?短期看,沒有任何可能。當在線視頻原創的群體還不足夠強大時,這些網站依然要用巨資去購買版權,而且依然會面臨資金短缺的壓力,只不過是程度問題。
此外,這種基于免費的商業模式又意味著渠道的低端化。表面上看,免費模式積累了海量的用戶,但實際上從這些人身上賺一毛錢都是困難的。更可怕的是,渠道低端化意味著較低的廣告價值。優酷網們需要用收入去彌補版權戰的巨大財務漏洞,當下看來并不現實。
因此,像土豆網IPO之后依然求收購這樣的情況就不足為奇了。這個行業的確需要整合,但迫在眉睫的并不是“抱團取暖”,而是去改變所謂的商業模式,從而建造一條健康的產業鏈。
免費模式具有太強的“地心引力”,這使得視頻公司幾乎和中端渠道絕緣,而做地段渠道又是那么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本來互聯網企業的取勝之道應該是通過差異化的用戶體驗去和那些電視臺競爭,現在則完全按照人家定的游戲規則在走。
從這個角度講,兩家的合并還算是有了整合的機會。畢竟優酷有21.8%的市場份額,土豆也有13.7%的份額,兩者加起來將近35%。這意味著話語權,只要它們愿意去主導變革,在線視頻行業還有的是機會。
首先是要改變產品形態,這當然不是說放棄長視頻,專攻UGC(用戶產生內容,Youtube正是這種模式),但造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線視頻行業應該告別流量爭奪的時代,而是真正地去理解用戶需求,通過社交平臺等新的營銷渠道,更經濟地去獲取用戶。比如,時下火爆的微視頻正是完全基于微博這個平臺。但這是個價值取向的問題,當然需要從行業領頭羊做起。
其次是要重點布局移動互聯網和智能電視。如果說PC端的在線視頻行業已經積重難返了,那么這兩段會是視頻網站轉型的最佳機會。在這里,它們會直接面對中高級用戶,而且現有的互聯網優勢也可以相對順暢得延伸至此。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視頻網站“大吃小”的情況還會多次發生,這是一個行業成熟的表現。但階段性的馬太效應并不意味著什么,遠的如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近的如今年團購洗牌。所有的整合都不僅僅是“1+1≥2”的問題,而是它在如何影響著這條產業鏈的方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