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窖二曲酒(濃香型白酒)在天津被曝己酸乙酯不合格,并被天津市工商局責令下架、停止銷售。瀘州老窖副總經理沈才洪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稱,他暫時還不知道瀘州老窖二曲酒在天津下架的消息,也無法告知是否會全國市場下架此批次的不合格產品。不過,沈才洪表示,己酸乙酯不合格可能是因為產品貨架期時間相對較長,影響抽檢結果。(3月15日人民網)
瀘州老窖二曲乙酸乙酯被檢測不合格,而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瀘州老窖的副總經理卻給出了乙酸乙酯不合格可能是因為產品貨架期時間相對較長,影響抽檢結果的結論。這個“可能是”,雖然不是確定,但還是把不合格的原因暫時推了出去,而且言外之意時間影響了抽檢結果,并不是酒真的有問題,這種先找借口的說法很不厚道。
筆者不是白酒專家,但經常小酌幾口,所以對酒也有一定的了解。白酒一般是沒有保質期的,沒有過期不過期之說,而且,白酒一般都是陳的香,而且是越陳越香,以至于有些品牌打出了幾年陳釀,甚至是有幾十年份的酒?,F在怎么才生產兩年的酒,就變得不合格了呢?不合格的酒當然就不會更香了才對。這讓筆者也變得糊涂了,不知道酒到底是陳的香還是新的香了。
上學時學過乙酸乙酯的一些知識,乙酸乙酯是乙酸(俗稱醋)和乙醇(俗稱酒精)化學反應的產物,是一種脂類。如果說被抽檢不合格的瀘州老窖二曲不合格,是因為貨架時間長引起的,那么原因可能是這酒的包裝可能是密封不嚴,導致了乙酸乙酯的揮發。但這樣的話為啥只揮發乙酸乙酯而沒有揮發酒精呢?酒精比乙酸乙酯更容易揮發呀。如果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揮發的話,酒精度也應該下降才對,那么抽檢不合格的就不單單是乙酸乙酯了。
還有一個原因是乙酸乙酯分解成了乙酸和乙醇,如果這樣的話,那酒里面的酒精度和乙酸含量都會上升才對。而現在總酸量沒有上升,酒精度也沒有上升,單純的乙酸乙酯出了問題,那么乙酸乙酯分解的可能性也應該是被排除在外了。就此判斷,瀘州老窖二曲乙酸乙酯不合格,并不是因為上架時間長引起的。
看來,瀘州老窖二曲乙酸乙酯不合格,并不是時間的因素,瀘州老窖酒廠應該從自身查起才對,提高生產工藝才對,而不是一說話就先找借口推卸責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