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9日發改委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后,近日,發改委官員首次披露了電信聯通反壟斷案的最新進展,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完成100G的互聯帶寬擴容,兩家企業承諾將進一步降低收費。發改委反壟斷局將繼續督促兩家企業整改。(3月15日《新京報》)
在“世界資費最貴”“網速最慢”的指責聲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迎來了發改委壟斷調查的“達克摩斯之劍”。發改委“亮劍”的結果,又換來了這兩家通信業巨頭的承諾:“將進一步降低收費”。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這就好比正盼雨,空中就出現雷聲。
然而,如今正是春天,大家可能也不難發現,有時候,我們明明聽得空中春雷滾滾,有下雨之跡象,但盼了半天,結果卻沒有盼到雨,該刮的風照刮,該出的太陽也照出。那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降低收費承諾,會不會也只是幾聲春雷而已?會不會從去年承諾到今年,再從今年承諾到明年,到頭來依然只是一個停留在口頭上的承諾呢?
企業以利為重,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不例外。就此而言,讓電信和聯通降低收費,無疑于虎口拔牙,顯然不能完全靠其自覺和自律。處在企業的角度來說,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當然希望以高收費標準收費,能多收一元是一元,能多收一天是一天。依賴其主動降低收費未必靠譜。
而從一些通信業巨頭的實際表現來看,降價也不能完全寄托在承諾上。過去多年,習慣了壟斷,習慣了高收費低服務,一些通信業巨頭能甘愿放棄既得利益嗎?以手機通話的異地漫游費為例,取消之聲已經喊了多少年,如今一些運營商不是依然在收嗎?
降低寬帶收費是眾望所歸,但不能依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良心發現,發改委等相關管理部門,有必要將壟斷調查的利劍,將監管、督促的“達克摩斯之劍”高高地掛在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頭上,讓其在打完“雷”,能接著下“雨”,不至于讓消費者望梅止渴,不會將降低收費弄成“畫餅”,搞成永遠的將來進行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