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際上流行一種說法,你是否處于這個城市的中層,看你的月薪能否支撐當地一平米房價。
原來堂堂崔永元月薪也只有8000元,而且他也感覺不夠花。
這要是讓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聽到,該是怎樣的“駭人聽聞”啊!一個月的收入抵得上過去一年,甚至更多了,怎么可能還不夠花?到底有多能花錢?1000元生活費豈不足夠了?
殊不知,月薪上萬的人通常有幾個明顯標簽,比如肯定不是一個剛工作的“菜鳥”,多半至少工作了三五年,是單位的中堅,即所謂的白領或中產階層。專家們不是說,我國已步入中產階級社會了嘛!所以,共鳴的人就多了。
這類人肯定得有屬于自己的房子。但鑒于目前的房價水平,及剛剛工作三五年的現狀,決定了肯定是貸款買房,官二代、富二代除外。為了把那屬于銀行的一半所有權贖回來,通常每月要給銀行進貢4000元左右。借用南方一句俗語,“一半板油”沒有了——豬板油分布在兩側肋骨部位,一邊一半。這樣的房子一般物業費不會低于3元/平米,有些新潮的小區還采用所謂環保的地暖,每天用電100度,比傳統采暖貴至少一倍。真不知道用了那么多電,還叫環保嗎?
同理,那些月薪兩萬卻仍然喊著不夠花的人,因為房貸至少占去了每月8000元。不過,你不必為他叫屈,你應該問問他的房子小于130平米嗎?
即使沒有買房,通常都是因為年齡小、剛工作而錯過了2009年“最后的機會”,之前沒有眼光者“活該”。這部分人是絕不允許和別人合租的,而目前北京、上海一居室的租金基本在每月3000元左右。住遠一點?不行,寧可多花錢,也不能遠離時尚生活圈。而且,交通的確不方便,地鐵是通了,可是,需要別人在后面把你推上去,前胸貼后背,忍受騷擾和被騷擾,另外,無論香奈兒幾號也蓋不住里面的韭菜雞蛋味。
這其中,又有個“中國特色”。你混的比我好,不是因為你能力比我強,而是因為你生的比我早。如果你能在2007年前買房,那是一個房價只有每平米5000,4萬元就能交首付,月供一兩千的時代。能趕上這個好時代的多半是上世紀80年代前生人,房貸壓力只有每月一兩千。“80后”能趕上2009年前買房算是幸運。此后房屋均價就步入了每平米是你所在地平均工資2-4倍的階段。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普通白領的平均月薪在5000-10000元,可房屋均價達20000元以上;省會城市白領平均月薪3000-5000元,房屋均價10000元以上;三線城市月薪一兩千元,房屋均價5000元。這基本意味著你一輩子也買不起一套像樣的房子。但最可悲的還不是他們,那些“90后”、“00后”還未工作就已經看不到未來,不知道他們奮斗的意義在哪里?哦,到時候還可以“拼爹”。
國際上流行一種說法,你是否處于這個城市的中層,看你的月薪能否支撐當地一平米房價。如參照這一標準,其實很多人都屬于“打腫臉充胖子”的白領、中產。
可除了房子,還得有車子。這是目前擇偶的基本配備。不斷高漲的油價,讓每月油錢又至少去掉1000元,還別忘了每天三五十的停車費。還有人為了那寶馬、奔馳的車標,哪怕貸款也得買個320或者C200,車貸又去掉兩三千元。
即使暫時沒車,這部分人出門必然是打車的,否則那名貴的西服、手袋擠上公交車,必定被認為是A貨。可北京、上海攤大餅式的地盤及無時無刻的堵車,決定了出租車起步價其實不是10元,而是20元,一趟車花個三四十,每天100元車費再正常不過了。
這還沒包括昂貴的置裝費、必需的通訊費和生活費。對了,他們通常不去農貿市場,當然了,即使農貿市場也很少見“兩會代表們”所說的10元能買21個雞蛋的時候了,那可能是“兩會代表”特價。超市的凈菜,兩只菜椒10元、三個西紅柿15元、一斤雞翅30元……你還不能完全說他裝,在這個假雞蛋、毒大米、地溝油、瘦肉精的時代,吃點安全的食品難道有錯嗎?雖然也只是看似安全。現在,兩個人吃頓肯德基、麥當勞都需要80元了。
算一算,一萬元夠減幾次?崔永元說他感覺最幸福的時代是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月薪只有80元。現在看來,月薪一萬似乎真不抵當時的萬元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