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資料圖)
今年兩會,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全國政協委員駐地接受《中國經濟專刊》專訪時,直言不諱地說,“人民不是小白鼠”,“補石油不如補農民”。(據3月13日《中國經濟周刊》)
“兩會”期間,袁隆平從給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意見,到指出連續11個“一號文件”的惠民力度不夠,提出國家每年拿出上億的錢補貼高價、高利潤壟斷石油企業不合理,不如補貼農民;再到坦言“人民不是小白鼠,不能這樣用那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實驗,來冒險。”可以說,袁隆平委員的發言有別于多數人的叫好聲。他直言不諱的指出當前一些做法或政策上的不足,坦然講出自己代表的民意民愿,顯然在發言過程中“得罪”了某些部門或個人,對此他坦言“我怕什么,我這么大把年紀了,還不能說幾句實話?憋死人咯!”可見,袁隆平勇氣可嘉,但這種勇氣不只因為他的高齡,更因為他敢于承擔委員職責,一心為農民爭利的責任感。
密切聯系群眾,了解和反映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參加討論國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務,對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建議,是政協委員的職責和義務。然而,在當前社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風氣重,使得堅持原則、直言不諱的人少了,很多人不敢也不愿意去“得罪人”。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擔負著反映群眾意愿的義務和責任,如果也有“怕得罪人”的思想,搞面面俱到,平衡關系,不敢提反對意見,說到底就是不負責任。不能代表群眾反映意愿的委員參會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其實,無論是人大代表還是政協委員,都挑著很重的擔子,他們既代表一個群體發出聲音,又承擔著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的重大責任。所以,應該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大膽地替群眾講出心聲,提出有利于國家發展和群眾利益的好的想法和建議。這樣才是盡職盡責,這樣的大會才是成功的大會。所以,在“兩會”期間,袁隆平委員的直言不諱和不怕“得罪人”的勇氣,其實是積極表達農民意愿,為農民爭取利益,履職盡責、愛國愛民的一種體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