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土豆的財務顧問兼易凱資本CEO王冉透露,土豆與優酷關于合并的接觸在土豆上市前就開始。
一切始于2008年的那場經濟危機,土豆采取了保守的收縮戰略。王微和他的團隊試圖能在這場看不到未來的危機中通過降低成本先“活”下來。土豆在投入上的減少給了優酷機會——古永鏘一鼓作氣就沖到了市場第一的位置,此后土豆再也沒有機會重新坐上首位。
事實上坊間早就在流傳土豆上市前在與各家新崛起的公司“談婚論嫁”。但土豆的價值卻在一步一步變得越來越不確定——視頻新貴搜狐、愛奇藝和騰訊的進入,讓這個行業的未來面臨著入口為導向的重新排序。
去年,土豆網第三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1.497億元人民幣,營收成本卻為人民幣1.01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960萬元增長103.9%。土豆網營收成本的增長,主要由于互聯網帶寬成本和內容成本增長。
而第四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1.665億元人民幣,其中營收成本為人民幣1.601億元。
是的,土豆網第四季度互聯網帶寬成本為人民幣7040萬元,在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42.3%。而去年同期互聯網帶寬成本為人民幣2740萬元,在凈營收中所占比例為27.9%。土豆網第四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1.489億元。
土豆要想保住市場第二的位置,就必須持續地高投入,但這對于一家剛剛上市的視頻網站來講,已經無法再編出一個美麗的故事讓投資人再掏腰包——尤其是優酷在2011年5月增發了4億美元巨額資金,將可能給土豆輸入的血液全部抽干。
土豆融無可融,無法繼續再戰,前面有優酷,后面有搜狐。尤其是搜狐視頻的崛起,在視頻領域里已經占據13%的份額,幾乎與土豆份額相當,如果土豆等到搜狐市場份額超過自己再尋買家,價值必定大打折扣。
視頻領域,不再僅僅是資本、牌照等方面的角逐,更多的是入口優勢上的比拼,而單一功能的土豆和優酷,更多的是短期內靠市場份額的合并為自己爭取一些優勢和時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