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母嬰養育中心在該院番禺院區悄然開業,這是廣州地區第一家由公立三甲醫院在院內開辦的“月子中心”。19間按酒店模式打造、同時融入家庭元素的“月子房”,讓不少前去參觀的準爸爸準媽媽看得“心癢癢”。(3月12日《廣州日報》)
據稱,這樣的“月子房”收費不菲:面積約二三十平方米的單間目前“優惠價”每月3.9萬元,面積約四五十平方米的VIP房的“優惠價”則為每月8萬元。如此高昂的收費標準,普通市民肯定是無法消受了,那么,公立醫院辦高價“月子房”究竟給誰坐?
不可否認,“VIP月子房”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但這只能對民間資本設立的醫院而言。因為,在公立醫院醫療經費投入有限,醫療資源還相對緊缺的情況下,公立醫院辦“VIP月子房”勢必會壓縮擠占有限的醫療資源,還有可能加劇眼下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使看病難上加難,看病變得更貴。
我國新醫改方案明確公益性改革方向,其中就明確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在此種語境下,公立醫院辦“VIP月子房”便有了逐利的意味,與醫改方向背道而馳。而公立醫院設立“VIP月子房”為收入高的群體服務,某種程度上還意味著對普通患者的歧視,更與“公立”性質相違背。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盡管公立醫院辦“VIP月子房”不符合公益性原則,讓公眾無法在感情上接受,但在法理上,我國對VIP的設置領域、范圍、權利等方面都沒有硬性規定,對VIP的法律監管更是處于真空,對在公共服務領域設置VIP的合法性及合理性至今仍沒有一個評判標準。
這就使得公共醫療領域常常出現VIP的現象,比如VIP特需醫療中心、VIP病房等等。因此,為保護公共資源不再受侵犯,我們亟需盡早立法加以規范,以填補VIP監管的法律真空。而公立醫院應該始終秉持公益性,以為廣大群眾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為己任,不能罔顧群眾看病難只盯著少數高收入者的錢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