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弶/圖
3月10日,武漢工業學院大四學生小楊到一家動漫公司面試時,問題只有“家人是做什么的”、“哪里人”、“家境如何”。而和小楊同去的面試者因為父親是高級工程師,家里有人脈資源,面試官當時就表示滿意。負責招聘的老師稱招聘會填家庭情況很常見。(3月11日《 武漢晨報 》)
面試,本是為考查員工能力而設的,沒想到的是,卻變成了只問家境不問個人的“拚爹”面試,只要爹有人脈關系,只要家里關系過硬,就能錄取,如此企業,究竟是招員工,還是招“爹”?
企業的發展,靠的是員工,誠然,員工的家庭關系也會對企業的發展有些幫助,但卻不能專注于此,而如果招到的員工沒有能力,只有家庭關系,恐怕也無法使企業受益。誠然,在現實生活中,企業的發展難免會受到一些“關系”的影響,但終究社會要向公平邁進,而且辦事也不可能全靠關系,而應該靠實力;誠然,社會也上存在不公平,可企業的發展卻不能“鉆”不公平的縫隙,即便有時候依靠關系而有所斬獲,但最終卻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最終自己還會受傷。
只問家境不問個人,其實是思維的錯位,以為招到有家庭背景,有雄厚人脈關系的員工,就能夠使企業如虎添翼,如此想,顯然是錯誤的,一方面錯估了關系的功效,畢竟在我們的社會中,公平是主流,“陽光”是主道。暗箱操作不可能包打天下;另一方面只有人脈關系的員工不會給企業帶來財富。而有能力的員工才是企業的財富。
靠拼爹的社會沒有希望,造拚爹的企業更沒有希望。企業招聘員工為何只問家境不問個人?為何表現得如此赤裸?可能就是為了找關系,而不是在招聘員工。自然,如此唯“關系”的招聘,衍生出諸多的不公,也難以讓人信服。企業這么做,看似贏家,實質上卻是輸家。因為這么做,估計是招聘不到真正優秀的人才,也讓原有的員工寒心,那些家里沒有多少人脈關系的員工會覺得企業看不起自己,這樣的企業不值得效力。如果員工生了“離心”,企業還有多少希望可言?更要追問的是,只問家境不問個人的企業,難道真的能夠招聘到厲害的“爹”?恐怕無論如何是招不到“李剛”的。
“拚爹”面試招員工還是招“爹”?這樣的企業招聘太赤裸,是典型的“坑爹”企業。不去應聘也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