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定向培養、提高待遇,制定相應政策緩解基層中醫藥人才匱乏現狀,提高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為廣大農民提供可持續的醫療保障
城鄉社區基層中醫藥從業人員嚴重不足、水平不高,已成為制約具有中國特色醫療衛生體系建立的瓶頸之一。由于政策、條件、待遇、發展空間等因素,許多優秀人才不愿選擇學習和從事中醫藥專業,更不愿意到條件較為艱苦的基層(城鄉、農村)工作。調研發現,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大部分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僅能提供開中成藥或按摩、理療、拔罐等幾種中醫適宜技術服務,遠遠不能滿足民眾對中醫藥治病的需求。
據民政部統計,全國共有3.4萬多個鄉鎮。如果每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一名中醫藥從業人員,則需要3萬多人。建議國家制定相應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氣解決基層中醫藥人才匱乏的問題。把定向免費培養中醫藥專業學生作為解決基層中醫藥人才匱乏的重要舉措。設立國家財政專項經費,每年定向培養中醫藥專業大專生,為全國鄉鎮衛生院(中心、室)提供中醫藥專業從業人員。
同時,引導各高等中醫院校開設適宜基層中醫藥需求的中醫藥專科專業,確保畢業生所學知識滿足基層工作需要;制定相關政策,提高基層中醫藥人員待遇,穩定基層中醫藥隊伍。曹洪欣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