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部部長馬馼昨天接受記者采訪,回答“裸官”等問題。中國有多少裸官?馬馼說,這個統計數字現在還拿不出來。
裸官定義已無須過多解釋。裸官問題,不僅媒體關心,整個社會都很關注。目前,涉及官員群體的這類信息,公開透明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有些信息,內部可能有掌握,但社會不得予聞。這種狀況無疑應該改變。
去年我國已經對裸官進行了首次登記,馬馼說,官員們“非常認真對待”,也有了詳細匯總。統計應該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公開也未必要急于一時,但裸官信息,終須以向社會公開為取向,并建立公開的時間表。此類信息,人民有權知道,不應該成為秘密。
怎么看待裸官現象?前不久,中國社科院發布一個調查,顯示官員和普通民眾對裸官持明確反對意見的,并不占絕對多數。但這不意味著裸官可以被視為正常。
國民有遷徙的自由,不論在國內流動,還是移民海外,都是正當的公民權利,官民一樣。以前,這方面管制非常嚴格,現在有所松動,這是國家進步的體現。官員把子女、配偶送出國,未必表示官員相比一般民眾受到了特殊優待,不過說實話,相比普通人,官員確實更有能力、更有機會這樣做。
官員居有公共職位,掌握公共權力,他們的行為理應受到更加嚴格的要求。一個普通人,有條件的話,甚至可以舉家移民,在其位的官員則不行。在一些國家,“裸官”很可能是不可想象的,無法被公眾所接受、允許。這是起碼的政治倫理和負責表現。在我國,除了廣東等極少數地方外,有關裸官與公共職位關系的公開規定,付之闕如。
把子女配偶送到海外,自己獨自在國內做官,雖未必都是為“跑路”做準備,但這樣的官員如何取得民眾的信任,放心地把公共權力托付給他們?
官員也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示范者。將移民與否與愛國主義相提并論,或許并不恰當。但一些“裸官”在向民眾提出價值觀的要求,對民眾許下幸福生活承諾的同時,自己卻把一只腳踩在國外,這會讓人對他們的政治操守和價值信念發生懷疑,很難相信他們是不是對國家、人民懷有真摯的感情,會不會為公共利益而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裸官也關系到廉潔性問題。一些裸官落馬后,開有海外賬戶,向海外轉移財產,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過。不能說裸官就一定貪腐,但移民花費不小,一些官員曾有過工資收入也買不起房的表態,那么裸官的財產狀況就是個問題。目前,除了貪腐案發,裸官現象并沒有明確的規制辦法,這會不會引起官員群體群起效仿,會不會加重做官的賭博心態乃至貪腐問題,在權力監督依然乏力的情況下,這種擔憂是真實而深切的。
裸官問題,影響到社會對權力運行和官員表現的整體判斷,影響到對中國社會真實情況的評估,同樣是關系到人心向背的重要因素。應該明確,裸官現象不可接受,這類官員不再適合擔任公共職務,掌握公共權力,理應請辭。
□ 長江日報評論員 劉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