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9日電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通告,在各地執法檢查中發現共有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或者涉嫌違法添加西藥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廣西柳州日前查獲一批“保健酒”,125毫升裝的酒中有的竟含有120多毫克西地那非,超過兩粒“偉哥”的藥量。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酒廠把西地那非等原料藥添加到酒里變成所謂“保健酒”“功能酒”“中藥酒”。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在任何食品中加入西藥成分都是違法行為。
酒加藥變成“保健酒” 一瓶酒里兩粒“偉哥”
今年5月底,柳州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接到消費者反映一種名為“金鍋功夫酒”的酒喝后感覺“不正常”。
“金鍋功夫酒”宣稱用三蛇、蛤蚧、鹿茸、絞股藍等中藥配制,外包裝上注明“本品屬天然動植物精華,有較強的提神作用”。
柳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金鍋功夫酒”的生產廠家柳州市柳南區桂坤酒廠進行突擊檢查,隨機抽取送檢,發現“金鍋功夫酒”含有西地那非等禁止添加于食品的化學物質。
依據掌握的線索,執法人員又分別對提供配制酒原料的柳州市高新區綠神生物科技公司和另一家生產“柳霸神養生酒”的柳州市德順酒廠進行查處。經抽樣檢驗,上述酒均含有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等化學物質。
柳州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支隊長樊貴誠告訴記者,檢驗結果顯示,不同批次的“金鍋功夫酒”西地那非含量并不一樣,含量最高的1000毫升超過1000毫克。這種酒以容量125毫升的玻璃瓶或瓦罐瓶包裝,折算下來一瓶酒里有超過120毫克西地那非,而一粒“偉哥”含西地那非一般是50毫克,“相當于一瓶酒里有兩顆 偉哥 。”樊貴誠說。
在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通報的51家企業69種包括“鹿鞭酒”“神力酒”“不倒翁”等五花八門的“保健酒”、配制酒中,已初步查明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的有15家企業27種產品,違法添加他達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伐地那非、紅地那非等(均為與西地那非類似的化學物質)的有5家企業7種產品,還有35種產品涉嫌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
每瓶酒兩三毛藥物成本 售價三四十元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德順酒廠成立于2005年,桂坤酒廠成立于2012年,兩家酒廠均有“配制酒”生產資格。食藥監部門確認,兩家酒廠均取得了QS認證(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屬合法的食品生產企業。 為何在酒里添加化學物質?“用中藥成分配制保健酒,中藥要泡45天,時間久、成本高,功效還不明顯。”桂坤酒廠廠長吳某說。去年10月,吳某找到綠神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麥某,請其為酒廠提供效果更好的成分,以擴大銷量、占領市場。
麥某聯系到網上賣家,以每公斤5000元的價格購得5公斤西地那非進行分裝,每包含100克西地那非和150克葛根粉,以“高能桑蠶營養飼料”的真空包裝袋包裝,以每包1000元的價格賣給桂坤酒廠和德順酒廠。
辦案人員介紹,葛根粉售價不高,麥某加入葛根粉的主要目的是讓包裝顯得大一些,讓酒廠感覺物有所值。
“按照麥某提供的配比,桂坤公司把含有西地那非和葛根粉的粉末放進廉價購買的原酒里勾兌生產 功夫酒 。按西地那非的用量和價格計算,每瓶酒只有0.25元的藥物成本,而這些酒每瓶售價三四十元。”柳州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教導員張峰說。
辦案人員說,兩家酒廠的“藥酒”由于功效顯著,銷量提升。柳州市白云批發市場的一家酒類經銷店店員稱“柳霸神養生酒”是“最夠力的養生酒”,很多顧客反饋功效好,回頭客很多。
警方查明,這些酒通過代理商銷售到廣東、湖南、山東、遼寧等10多個省區。
樊貴誠告訴記者,西地那非是一種血管擴張劑,是西藥“偉哥”的主要成分,過量服用會產生心腦血管方面問題。
酒里灌西藥既違法又有害 “保健酒”市場亟待規范
記者調查發現,西地那非作為一種原料藥,在網上能輕易買到,而且價格便宜。
在阿里巴巴“網上批發商”頁面輸入“西地那非”檢索,顯示有近百家售貨網店。記者以酒廠采購員身份咨詢一家名為“河南東順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的銷售員李某,李某介紹,西地那非售價每公斤500元,一次性購買25公斤裝整桶,可優惠至每公斤480元。“有一些賣給酒廠,有的是買去添加進保健品,有的做成膠囊在性保健品店售賣。”
柳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科科長林江說,藥品流通有嚴格的規定,藥品經營企業必須取得GSP認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并按照認證的范圍進行經營。《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明確:“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從事無證生產、經營藥品行為的,不得為其提供藥品。”
食藥監總局2013年11月下發《關于加強互聯網藥品銷售管理的通知》,明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進行藥品互聯網交易應“申請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后方可開展業務”,并要求各地開展監督檢查和監測,規范互聯網藥品交易的主體和行為,嚴厲打擊互聯網違法銷售藥品等行為。
執法人員說,網上售藥具有地域不確定性等問題,對買賣雙方的身份很難核實,監管、打擊較為困難。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王中表示,從嚴格意義上說,保健酒應當按照保健食品的國家標準執行,應經過動物實驗,取得健字號批文生產銷售,并有嚴格的適用人群。但目前人們俗稱的保健酒只是在酒里有中藥配伍的食品,其宣稱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多數不屬于保健食品范疇,沒有嚴格的標準約束。
王中說,由于中藥成分見效慢,當前在保健食品一定程度存在加入西藥的問題。“不論是保健食品還是普通食品,均不能在其中加入西藥成分。”王中說,在食品中加入西藥成分是違法行為,由于存在用量不準等問題,很可能危害服用者健康。
柳州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李慶生說,目前“保健酒”尚無國家標準,給基層執法部門監督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之前按照酒類產品進行日常抽檢,檢測的一般是酒精度等重點指標,是否非法添加化學物質并未納入日常抽檢,今后執法部門將有針對性地加大對添加化學物質的抽檢力度。(“新華視點”記者李斌、程群)
市場的火熱帶來的是資本的盲從,因為缺乏行業標準,不少在生產、技術、工藝方面沒有實力的企業也紛紛涉足保健酒領域,導致行業魚龍混雜,亂象叢生。
目前我國的保健酒市場容量尚不及白酒的0.5%,與2%的國際水平差距較大,在我國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業內人士坦言,保健酒產品行業標準的出臺,對于促進國內整個保健酒行業的規范發展和進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近年來,自泡酒中的人參發芽、開花事件頻出。近日,又有北京市民袁先生向媒體透露,他自泡人參藥酒,由于人參浸泡時間太長,居然在密封的酒瓶里開花了。
據報道,走過黃金十年,白酒輝煌不再!勁牌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楠波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受政策等因素影響,白酒銷售下滑速度堪比過山車,部分企業甚至只有原來高峰期時銷量的一半。
中秋將至,團圓的季節里免不了要給父母帶一些保健酒,所以關注一下保健酒品牌也非常有必要的。
缺乏國家標準的保健酒也會造成消費者的誤讀,錯將立竿見影的效果視為保健真諦,而完全沒有意識到保健酒正在透支健康。因此,應該盡快建立保健酒國家標準填補執法空白,糾正認識誤區。
如今,和洋酒,啤酒,紅酒等外來酒種相比,中國自有的酒種總是顯得傳統、古舊。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通告,在各地執法檢查中發現共有51家企業在69種“保健酒”、配制酒中違法或者涉嫌違法添加西藥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廣西柳州日前查獲一批“保健酒”,125毫升裝的酒中有的竟含有120多毫克西地那非,超過兩粒“偉哥”的藥量。
如今保健酒走上餐桌,成為不少市民的心頭好,甚至有人稱長期飲用保健酒感覺“倍兒有勁”。不起眼的棕色液體竟如此神奇?精美的包裝瓶里到底賣的是什么“藥”呢?在廣西,食藥監部門就查出了貓膩。
本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保健酒,自身卻患了“病”。以此次“偉哥門”為癥狀,可知其病得不輕。
女兒孝順父母,在超市里購買了幾瓶保健酒,不料父母服用后不久,就因嚴重腹瀉住進了醫院。超市的態度讓王女士一家人氣憤不已,他們當場撥打了“110”報警電話,轄區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并對王女士購買的酒進行檢查。
24日從來鳳縣工商局獲悉,該縣三胡鄉歐某以自制藥酒冒充“保健酒”,并且公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宣傳,近日被工商部門叫停。經查實,這家農家樂廣告所指“松山針保健酒”,是當地村民歐某使用松山針泡制的藥酒,未取得保健食品認證,其廣告內容純屬虛假。
俗話說,酒越陳越香,而消費者張先生為兩瓶過期保健酒犯了愁。經鐘祥市工商局胡集工商所介入,依據3月15日正式實施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張先生獲賠1200元。商場負責人表示,立即清查商場內的商品,過期商品一律下架;并將加強對員工的法律培訓,將消費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在漫長的行業調整期,白酒增長速度放緩已成常態,趁此機會,小品類的保健酒企業卻呈現強勁增長勢頭。2015年,中國酒業仍將會在調整下重構,漸入佳境的保健酒行業依然處在上升期,但不可能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