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6日訊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節假日安排顯示,今年中秋節正逢新歷9月27日(周日),因此中秋節放假時間為: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中秋節(星期天,法定節假日),共兩天。而今年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中秋假期有所變動。《通知》中明確寫明:中秋節9月27日放假,不補休。記者調查發現,持續多年通過調休而成的3天中秋小長假明年不會再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部分網友對對中秋放假安排表示“看不懂”,認為9月27日本來就是周日,中秋節只放周六和周日2天假,何談中秋節放假?實際上,中秋節的那1天假期是在國慶假期中補休的。
專家表示,因2015年中秋節和國慶節相鄰近,如果中秋節在9月28日補假,國慶節后10月10日、11日(周六、日)就都需上班,為避免大家連上9天班,中秋節的補假放在了國慶節一起安排,國慶節后僅10月10日(周六)上班,公民休假總天數并未減少。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種聰明的調整是順應民意需求的,讓民眾不用折騰,同時也更容易安排自己的出游。他認為,此次放假安排的調整值得肯定,因為通過巧妙的調休方式讓本不相連的中秋和十一有望形成一個超長假期,這從側面也反映出老百姓的一個核心訴求,就是急切盼望國家能夠增加法定節假日天數。
據了解,中秋節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在傳統的農耕社會里,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于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于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谷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獲的季節,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獲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伍策 元月)
據省氣象局預計,我省大部分地區天氣晴好,無明顯冷空氣活動,氣溫波動小,天氣條件適合外出和中秋賞月;東南部地區受14號臺風“莫蘭蒂”外圍氣流影響,有陣雨或小雨,對假日出行有不利影響。
在中秋佳節之際, 開封清明上河園特別推出了《大宋.東京夢華》晚間地道的宋文華的優秀夜景節目
9月15至17日“中秋”小長假即將來臨,人們密集出行,交通壓力大增,為緩解交通壓力,鄭州交巡警提前研判道路交通形勢,細化措施,科學安排警力,加強指揮疏導,確保端午節期間道路安全暢通。
9月9日,在中秋節即將來臨之際,浚縣人民法院黨組對機關離退休老干部進行走訪慰問,給他們送去了慰問品,并帶去了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中秋節不屬于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免費通行時間范疇,所以2016年中秋節高速是不實行免費通行的。
隨著中秋、國慶假期的鄰近,很多市民已經開始安排假期的行程,因今年的小長假恰逢洛陽河洛文化節,河南周邊即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供選擇。對于廣大省內游客來說,將會舉行河洛文化節的洛陽將是他們優先考慮的旅游目的。據相關部門介紹,今年河洛文化節活動精彩紛呈,亮亮多多,除了往年的常規項目之外,今年又重磅引入的國際熱氣球旅游節,將成為整個活動中的一大亮點!據悉,這是省內首次舉辦這種低空的旅游節項目。
轟鳴的電鋸穿過美女的身體,竟然毫發無傷;被拇指粗的鐵鏈五花大綁沉入水底,居然能奇跡逃離;懸浮空中的人體頻繁與你招手,似乎不再受到萬有引力的束縛;被萬箭穿心卻與你談笑風聲,仿佛沒有任何痛楚……此前,咱洛陽人只能通過熒屏、網絡觀看到的奇跡,將在河洛文化節期間正式走進洛陽。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通知精神,2016年中秋節的節假日安排為9月15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日)上班。
今年中秋不寂寞。除了月餅、美酒,更有難得一見的月全食和超級月亮重合奇觀伴你過節。這樣的罕見現象100年內只發生五次。
中秋節假期安排出爐
9月7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今年中秋節(9月26~27日)放假期間,全省7座以下小型客車通行收費公路不免費。
中秋節即將來臨,月餅銷售漸入旺季。記者昨天走訪市區各大超市、蛋糕店發現,今年月餅價格很親民,并未發現高端禮盒月餅或“天價”月餅的蹤跡,盒裝月餅多在100~500元之間。
距離中秋還有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前半年看春節,后半年看中秋,一直以來,雙節消費在白酒銷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秋市場也就成為了白酒商家的必爭之地。
“公款月餅”“奢華月餅”等歪風剎住了嗎?本報記者在南京、沈陽、成都等地調查后發現,企事業單位的月餅團購行為大為減少,往年大行其道的“奢華月餅”已不多見,平價月餅成了主角,月餅消費回歸理性,過節風氣明顯好轉,但月餅券的網上交易仍然存在,給“歪風”留下了縫隙,值得警惕。
3日,韓國首爾,成均館內,民眾穿著傳統服飾跳舞迎接中秋。5日,韓國首爾,韓國總統樸槿惠在中秋前視察市場,購買過節食品。為方便學生返鄉,韓國外國語大學、建國大學、首爾科技大學、世宗大學等首爾高校特別開通了半價的“返鄉”大巴,由校園直發至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