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手術臺到公益基金會——記鄭大一附院肝移植中心主任郭文治
從事肝移植7年,為病人進行300余例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從個人捐助到發起成立專項基金會,為數百病人解決燃眉之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移植中心主任郭文治以一顆赤誠的心,為病人解除病痛。
“醫生是個良心活”
郭文治是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移植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這樣一位省內外知名的肝移植專家,原本主攻的是腎移植。2008年,由于醫院需要,他開始致力于肝移植病人的救治。如今,他所在的鄭大一附院肝移植技術已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醫生是個良心活。”這是郭文治經常跟團隊醫務人員說的一句話,“病人把性命托付給我們,不能辜負這種信任。”
基于這種理念,郭文治基本全年無休,手機每天24小時開機,病人半夜打電話咨詢,他也認真回復。多年來,他養成了提前一小時到醫院查房的習慣,無論前一天手術做到多晚,第二天早上7點,他總會準時出現在病房。
一臺正常的肝移植手術需要8到10個小時,但是郭文治花費在每臺手術上的時間不少于15個小時。“每次手術,他都提前到手術室查看準備工作,把整個方案再認真過一遍。術后再累他也要護送病人,根據情況觀察幾個小時才放心。”護士長介紹,肝移植的特殊性,使手術沒有延緩的余地,郭文治曾兩天連做4臺手術,累到說不出話。
為了隨時關注和解決病人術后出現的各種問題,郭文治不僅在手機里存了一份病人的電子病歷檔案,還利用微信,建立了中原肝友微信群,利用空閑時間解答問題,許多患者因此延長或保住了生命。
“能幫一個是一個”
“胖嘟嘟的,才五個月大,見人就笑。”三年前的一例手術,郭文治至今記憶猶新。這個來自南陽的小病人叫張可豪,由于先天膽道閉鎖引起肝硬化需要手術。孩子的父親患有神經性搖頭病,家境十分困難,媽媽東拼西湊了六七萬元,滿懷希望找到醫院。郭文治不忍心告訴他們手術費需要十六七萬元,便一邊跟他說讓他們再想想辦法,一邊安排孩子住進醫院。他帶頭拿出當月全部工資,科里的其他同事紛紛響應,補足了費用。現在這個愛笑的孩子已經健康地進了幼兒園。
“也許我幫不到所有人,但是能幫一個是一個。”在救治一個社會關注的貧困兒童時,郭文治結識了河南省學生安全救助基金會,從此開始關注公益活動。
2014年9月,他通過這個基金會,成功為周口太康的貧困兒童李夢夢募集救助基金10萬元,治好了孩子的肝病。以此為契機,2015年3月,促成了河南省先天性幼兒膽道閉鎖專項救助基金的建立。
“我們沒有想到,郭主任還把愛心擴展到患者今后的生活。”河南省學生安全救助基金會主任張露介紹說,許多患者因病致貧,郭文治利用自己建立的肝友會聯誼活動,發動社會捐助這些困難家庭。郭文治自己從學生安全救助基金會的資源庫中選擇了5名困難學生作為資助對象,捐贈現金12000元,一步步兌現著自己每年救助5個孩子的諾言。
流淌在血液里的善良
1974年,郭文治出生在豫西一戶普通農家,家里來了乞討的人,父母總會把家里最好的吃食分給人家。點滴善良,年幼的郭文治都看在眼里,也影響了他一生的價值觀。
出身農家的郭文治深知農民生活的不易,更別提大病來襲時的無奈和窘迫,這成為郭文治做公益的內心動力。
從掏出身上所有的錢救助貧困病人,到如今參與各種公益活動,支持郭文治的,還有他的妻子。
身為醫院護士,郭文治的妻子對丈夫的行為非常理解。“雖然妻子常常埋怨,對我來說,家就是個旅館,忙的時候一周不回家,有時候回家換個衣服就又去醫院了。但關鍵時候,她不但沒有怨言還主動支持。我發起的救助活動,只要她聽說,就主動到現場捐款。”郭文治說。
“未來,我想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帶著妻子和身邊人一起做公益,救治更多的病人,幫助更多的孩子。”郭文治說。
(光明日報記者 劉先琴 光明日報通訊員 夏莎)
11月21日上午,出生33天嬰兒病危因天氣原因無法得到救治的事件最新進展:11:35分記者聯系到病危嬰兒母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派救護車緊急出發前往駐馬店市平輿縣搶救病危嬰兒,預計需要三到四個小時到達。
9月18日上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趙杰一行來到河南省工人溫泉療養院考察,并就雙方下一步合作交換了竟見。
9月16日上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正式啟用。也就是說,東區的人們以后看病就再也不用往市區跑了,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
據了解,鄭東院區配備有2000名高素質醫護人員,其中醫生800名,護士1200人,單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者就有500人,碩士及以上學歷者260余人。
9月16日上午,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正式啟用。今年6月30日,鄭大四附院并入鄭大一附院,成為該院的惠濟院區,隨著9月30日鄭東院區正式啟用,鄭大一附院一院三區(河醫院區、惠濟院區、鄭東院區)的格局正式形成。
9月16日,全球最大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做好“東征北擴”的準備:鄭大一附院鄭東新區醫院即將低調亮相。3.自京港澳高速鄭東新區出口---金水路向西--文苑南路向西北--平安大道向西--龍翔七街--鄭東院區。
今天上午8點許,一名中年女子從鄭大一附院門診樓墜下身亡。據該院醫務人員介紹,女子40多歲,早上8點10分,急救中心接到接診電話,但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該女子已失去生命體征。
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最頭疼的就是停車和道路擁堵。在鄭大一附院北門,來醫院看病號的市民李女士表示,醫院里的地下停車場早已停滿了,沒辦法只能將車扔在路邊。
鄭大一附院:以焦裕祿為鏡 為患者做好服務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大夫,你幫我看看孩子一直發燒是怎么回事?”“醫生,你說我這腰疼的病能治好不?”5月15日上午10點,在方城縣柳河鄉西峰社區的義診現場,上千名群眾把鄭大一附院20多名醫學專家圍的水泄不通。
5月10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每天早晚高峰期,鄭大一附院門前排隊進停車場的車輛堵在建設東路與大學路交叉口,將大學路南向北通行的車輛“攔腰截斷”,致使此處嚴重擁堵。
5月29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沈丘縣人民醫院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在沈丘縣人民醫院隆重舉行。鄭州大學副校長、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闞全程,副市長張廣東,市衛生局局長郝寶良,沈丘縣領導皇甫立新、劉國慶等參加啟動儀式。
“鄭大一附院被授予‘河南省人民滿意的醫院’,從2008年以來,已五次獲得這個殊榮。除了“患者投訴中心”,鄭大一附院還成立了重癥病人轉運中心、農村患者服務中心、回訪中心等。
張明智做客河南電臺信息廣播《名醫在線》直播間,接聽熱線,為聽眾朋友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