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6日電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25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經濟在今年企穩向好,且這種企穩的態勢會進一步加強,2015年我國能實現7%左右的經濟增長率。
這是朱光耀副部長在2015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提出的,他還表示在改革開放全面落實,改革創新的舉措得到全面推進的情況下,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將會保持在7%-8%的水平。
近日,習近平主席在東北地區視察時就創新作出了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朱光耀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既是對千百萬正在創業創新企業家的巨大鼓舞,更指明了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今年是“十二五”計劃的收關之年,明年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是中國人民發自心里的愿望。
“我們有完全地、充分地信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2015年全年能實現年初確定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也就是7%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朱光耀表示,2015年上半年,在國內外極端錯綜復雜的環境下,我國實現了7%的經濟增長,經濟結構在繼續向優化和完善的方向發展,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了60%,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是49.5%,投資增長了11.3%,社會零售總額增長了10.3%,因此,中國經濟在2015年企穩向好,而且這種企穩的態勢會進一步加強。
此外,朱光耀還表示,我國目前仍面臨著經濟增速的換擋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和前期大規模經濟計劃的消化期這“三期”疊加的挑戰,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審視的貨幣政策,全面推進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改革開放舉措,來確保2015年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實現,為第十三個五年計劃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記者 喬雪峰)
朱光耀表示,中國經濟現在仍處在三期疊加的挑戰之下,面臨經濟增速調整期、經濟結構改革的鎮痛期和前期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的消化期的挑戰。期待著在習近平主席的主持下,杭州G20峰會將留下G20史上中國貢獻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中國的印記;并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朱光耀表示,中國經濟現在仍處在三期疊加的挑戰之下,面臨經濟增速調整期、經濟結構改革的鎮痛期和前期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的消化期的挑戰。期待著在習近平主席的主持下,杭州G20峰會將留下G20史上中國貢獻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中國的印記;并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指出,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應給市場留出反應時間,提前退出將對各國經濟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指出,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應給市場留出反應時間,提前退出將對各國經濟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記者昨日從市統計部門了解到,2013年全年經濟運行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機械裝備、汽車及零部件和制冷三大優勢支柱產業增加值增長1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7個百分點。
去年,中國趕超了西方的競爭對手,雖然還沒有達到中國官方的增長預期——2013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為7.6%,低于8%的增長目標。但專家還是預計,由于歐美貿易需求的不斷上升,2014年中國進出口貿易仍會向好。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6957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4968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04億元,增長8.3%。
在日前發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后,中國國家統計局23日在其官網上以發表下屬媒體社評的方式,對中國經濟進一步解讀。在增長方面,中國經濟增速扭轉了前兩個季度持續下滑的態勢,同比、環比增速均穩中有升。
作為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數,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11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
作為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數,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11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
隨著2012年上市險企半年報發布時間的臨近,中國太保和中國人壽上半年凈利潤下滑的預告引起了市場對于保險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不佳的擔憂。機構預測,上市險企的中期業績表現料將普遍令市場失望。但隨著保費增長的恢復,下半年市場運行將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局面。
“總體上看,我國外貿回穩向好的趨勢并沒有改變,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產業互補的優勢也沒有改變,外貿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加快的趨勢同樣沒有改變。”在10日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沈丹陽就我國全年外貿形勢做出上述分析評判。
遠眺鳳凰山,松青柏翠,連綿不絕;近觀丹江水,清明如鏡,煙波浩渺。一渠清水潤華北:河南告別夏季用水高峰期半夜接水的尷尬;河北7市92縣喝上甜水;天津城市供水有了新格局;
8月5日,全省促進民間投資座談會在鄭州舉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分析我省民間投資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應對措施,促進我省民間投資回穩向好。謝伏瞻在講話中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和鼓勵民間投資,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重大政策。
必須看到,盡管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仍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制造強國建設,不僅是時代賦予制造業的歷史使命,更是適應中國國情的戰略抉擇。要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必須進行重大戰略和政策安排:第一,做強傳統優勢產業,提升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