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7月20日電 今年以來,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效應進一步顯現,保持了加快發展的勢頭;下一步將抓緊落實各項改革措施,繼續在全市加快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
據介紹,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今年的工作安排,包括六個方面37項改革任務。
一是管理體制方面。主要是調整完善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機制,適應擴區后的工作需要。自貿試驗區新的管理體制已于今年4月27日開始正式運行。
二是投資管理方面。重點是完善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拓展企業準入“單一窗口”功能,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擴大服務業和制造業領域開放,進一步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已在新擴區域全面推行。企業準入“單一窗口”,對內資企業已從企業設立環節延伸到變更環節,對外資企業已從“五證聯辦”拓展到“七證聯辦”。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行了集中登記和一址多照登記方式。服務業和制造業領域擴大開放,正在抓緊逐項落實。
三是貿易監管方面。重點是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正式上線運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在一批企業開展了試點。同時,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推出32項貿易便利化新舉措,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
四是金融改革方面。重點是在國家統一部署下,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不斷完善金融監管。上半年擬訂了自貿試驗區新一輪金融制度創新方案。同時,拓展了自由貿易賬戶功能。
五是事中事后監管方面。主要是完善和落實自貿試驗區六項基礎性制度和一些專業監管制度。上半年,著重完善企業年報公示制度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六是法制和政策保障方面。重點是根據自貿試驗區建設需要,完善相關法規規章,探索人才、稅制環境等方面的政策創新。
上海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擴大)20日舉行,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代表市政府報告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下半年工作總體考慮,并就自貿試驗區建設等重點工作作了介紹。(記者 仇逸)
劉戰國:具體來說,河南可以打造“五大特色模式”:中部樞紐型、內陸自由港型、產業外向型、科技創新型、增長極帶動型等五大模式。劉戰國:是的,經濟是我們一切事業的物質基礎,建自由貿易區不是為了裝點門面,而是為了產業發展,樞紐和自由港必然要求產業“外向型”。
前不久,從南美洲秘魯遠渡重洋的客商,來到了我國中部城市鄭州,洽談商業合作的同時,在其航空港區開辟了專屬的“窗口”。為迎接自貿區落地,開封如今做的不是盲目借鑒經驗跟風,而是從自身做起,開始了從頂層設計到具體項目的“補短板”行動。
今年8月底,國家明確將在河南等7個省市設立自貿區。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第三批自貿區總體方案近期將獲批。國家也將擇日對7個新設立的自貿區統一舉行掛牌儀式。
繼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核心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后,河南擁有了第五個國家級戰略:自貿區。我希望我們的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沿線的這些國家的小伙伴們,大家一起走我們在自貿的路上,一路同行。
河南在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事中事后監管等5個領域28項改革事項中,已復制推廣19項;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的6項改革事項中,河南已復制推廣5項。
鄭東新區會展中心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客商前來尋找商機。
在全省人民的期盼中,在億萬河南兒女的努力下,經過近三年時間,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日前獲批。
鄭東新區會展中心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客商前來尋找商機。
河南自貿區獲批喜訊傳來,全省上下一片歡呼。從目前全省招商情況看,至少有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河南自貿區獲批后正式入駐河南。
河南自貿區獲批喜訊傳來,全省上下一片歡呼。從目前全省招商情況看,至少有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河南自貿區獲批后正式入駐河南。一個月后,具體實施方案經國家批準,河南自貿區就可以開展實質性建設工作。
近年來,我省對外開放載體平臺日益完善,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區位交通、綜合物流、消費市場等優勢突出,基礎設施、發展載體、投資環境、產業支撐、體制機制等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
河南省申建自貿區的片區范圍和功能定位,包括鄭汴洛三個片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在申建工作進行的同時,我省也全力貫徹落實28項在全國推廣、6項在海關特殊監管區推廣復制的改革試點經驗,為申建河南自貿區奠定基礎。
此后,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借鑒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等自貿區的經驗,歷時半年,數易其稿,研究起草《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在2015年2月28日,省政府向國務院上報《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設立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請示》,并隨文上報《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