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法現場,旅行社工作人員要執法者出示證件
法制晚報訊 為營造良好的暑期旅游環境,今天上午,北京市旅游委同公安、交通、城管以及東、西城區相關部門分別對天安門、前門地區和德勝門地區的旅游環境秩序開展了專項執法檢查行動。現場查處三起黑一日游,并對其做出相關的處罰。
“在入住酒店之后,我們報了一個清華北大等五個地方的一日游,老人優惠收100元,三個人一共收500元,酒店向我們承諾全程無收費項目。”帶媽媽和孩子來旅游的楊女士在執法現場向工作人員哭訴:“我們一大早被一輛小轎車拉到了106中學這邊,讓坐大巴出去玩。但上車前,說需要再交費,一個人130元。”
楊女士追問為什么酒店收過費之后還要交費,但司機卻直言:“必須交錢,一個人130元,到我這你不掏錢,其他都不好使。”隨后,該司機被執法人員帶走。
此外,記者在現場看到,還有一批游客因全程被強制購物而向執法人員進行投訴。
此前,德勝門地區有不法人員假冒877路公交員工,在沿路的水泥燈桿上張貼內容為“原919直達,改877長城”的假站牌誘導乘客。為此,聯合檢查組對積水潭地鐵至德勝門之間的公交引導標識進行改造和加裝。設置制式(藍底白字)的引導牌,拆除原不銹鋼的。
同時,市交通委協調地鐵運營公司在積水潭地鐵的出站方向明顯處,加裝帶有引導和提示內容的LED電子顯示屏。
暑期來京出游人員增多,旅游委提醒游客選擇正規旅行社,北京一日游選擇官方指定的北京市旅游集散中心。(記者 羅曉靜)
昨天,武漢晚報記者根據趙軍提供的聯系方式,報名參加了一個“武漢一日游”的旅行團……離開后,趙軍給記者撥打電話,并發來一張“湖北武漢大鵬國際旅游有限公司”的名片,上邊印著施某和連某的電話。
長安街北側進入天安門的人行道上,大量被扔掉的一日游小廣告散落一地。” 記者在前門大街遇到的一位大姐說,她是酒店老板外派的業務員,記者報名長城一日游的錢不是交給她,是在酒店前臺簽訂一日游合同。
近年來國內低價游市場中黑導游、強制購物等旅游亂象屢遭消費者吐槽詬病。日前,新華社記者兵分兩路體驗“長城十三陵一日游”時,不但遇上了“常規”的“特產店”“老鄉店”購物陷阱,還遭遇了“不購物誰也別想走”的“熱情”推銷,最終不得不掏錢脫身。
一日游 進購物店逛人造景點
記者昨天從北京警方獲悉,市公安局在十一國慶節前對非法“一日游”違法犯罪團伙進行打擊,共抓獲涉案人員126人,其中刑事拘留86人,起獲贓款19萬。據講師趙某某(男,23歲,山西省人)交代,僅9月19日當天,德盛坊玉器店一天的非法所得就達到50余萬元。
近日,北京警方組織便衣、網安和屬地分局對本市旅游景點周邊存在的多個以欺騙為手段坑蒙游客的非法“一日游”違法犯罪團伙進行了打擊,共抓獲涉案人員126人,其中依法刑事拘留86人,起獲贓款19萬元。
在“高速免費大餐”的推動下,居民節日外出旅游愿望日益強烈。
記者調查發現,“補團費、逼購物、砍景點”是非法“一日游”最常見的“三宗罪”。
記者調查發現,“補團費、逼購物、砍景點”是非法“一日游”最常見的“三宗罪”。
近日,一段題為《故宮保安毆打游客》的視頻在網絡上發酵。昨天,記者從故宮博物院處核實,網絡中的視頻多為“掐頭去尾”的片段,實情則是故宮保安在勸阻非法“一日游”攬客。
十一黃金周剛過,記者調查發現,在前門北京旅游集散中心附近,有“黑導游”向行人發放一日游傳單,甚至還有身穿公交制服自稱是北京公交集團員工的人公開攬客。
為何對一個引起公眾憤怒的執法人員如此袒護?其背后如果沒有貓膩,恐怕是不可能的。旅游亂象,固然有旅行社、導游的原因,但更與執法人員的縱容有關——他們是否從中分到一杯羹?
8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7月外貿總值3541億美元,同比增7.8%,出口1859億美元,同比增5.1%;進口1681億美元,同比增10.9%。海關信息網昨天發布詳實外貿報告稱,剔除“一日游”貿易影響,預測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19332億美元,而之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為19976.9億美元,兩者相差644億美元。
筆者選擇了北京站、前門等游客較多之地進行探訪,發現組織非法“一日游”的人員仍然自主拉客,而正規的旅游咨詢站卻游客不多。穿過地鐵北京站C口的天橋,在北京站東街的一條胡同里,筆者找到了北京旅游委下轄的“北京旅游咨詢站”。
“一日游”以其經濟實惠、方便快捷、靈活自由的特點,受到眾多旅游者的青睞,逐漸發展成為散客旅游的主要方式。“一日游”產品團購網站負責人表示,未聽說有簽訂這種合同的,他們只是負責幫旅行社在網站上宣傳售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