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70年,它的勝利是全世界追求和平、自由和民主的人民緊密團結,共同反對法西斯侵略所取得的成果。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最重要成員國之一,中國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5年致國會的國情咨文中說美國“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在1951年致電毛澤東時說盛贊中國人民“在消滅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事業中起了極大的作用。中國人民及其解放軍的斗爭,大大便利了擊潰日本侵略力量的事業。”
從“九一八事變”起,中國已經開始在東北地區抗擊日本侵略者。至“七七事變”,戰爭轉變為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中國抗戰開辟了中國戰場,該戰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諸戰場中開辟最早,持續最久,有效牽制和消滅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精銳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日本在其所有的戰場中,對中國投入了最主要的兵力。日本在全面侵華之前,只有17個師團,全面侵華后增加到24個,其中21個師團投入了中國。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總兵力51個師團,而陷中國戰區的就有35個,占69%。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軍也只能有10個師團,還不到總兵力的20%。整個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最多投入了33%的兵力在此戰場,而其它的大部分的兵力被牽制在中國戰場。
在物資耗費上,自七七事變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所耗費總額超過了213億元,占同時期總軍費的70%,總支出的47.2%。
在世界戰場上,中國的抗日戰爭,有效地阻擊日本對亞洲乃至世界的侵略計劃,粉碎了軸心國相互之間的配合銜接的陰謀。日本企圖侵占統治世界的野心,在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得以體現。奏折詳盡的論述了日本以滿洲為侵略擴張基地的戰略方針。聲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其他如小亞細亞、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比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我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
而其具體的對外侵略擴張的基本方針,則在1936年8月7日,日本政府通過決定日本國策的綱領性文件《國策基準》中體現。其作戰的基本方針為,在侵略中國后,“北上”進攻蘇聯,“南進”奪取南洋,“陸軍軍備以對抗蘇聯在遠東所能使用的兵力為目標……海軍軍備應以對抗美國海軍,確保西太平洋的制海權權為目標”。在“北上”戰略中,由于日本的關東軍與蘇聯遠東地區的兵力沒有形成有利的對比態勢。因此,日本計劃將從中國戰場抽調5個師團對蘇作戰,但卻因為此時中國抗戰如火如荼的形勢而流產。最終,日本對蘇聯大規模的軍事進攻計劃被迫擱置。這也使得蘇聯避免了東西兩線同時作戰,解除了蘇聯衛國戰爭的后顧之憂。
而“南進”戰略中,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初期,接連戰勝英、美、荷等國家軍隊。此后,日軍妄圖東攻澳大利亞,切斷澳大利亞與美國的聯系;西攻錫蘭和印度,與德國在中東會師,以協助德軍“隆美爾兵團”在北非的戰爭。但這一計劃,由于日本陸軍身陷中國而不能自拔,最終落空。
同時,中國戰場也使得英美與蘇聯戰略通道保持暢通。在中東,伊朗直通蘇聯中心地帶的交通暢通無阻,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由于受到中國戰場的牽制,沒有侵入中東。二戰中,通過中東的運輸量超越了北大西洋海陸。在最重要的太平洋通道,日本由于與蘇聯一直無戰爭的狀態,因此上,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運輸船舶,都以蘇聯名義,運輸物資。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到大戰結束,英美等過向蘇聯運輸物資的71%,都是通過波斯灣和太平洋運輸到蘇聯的。
總之,中國的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它不僅殲滅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有生力量。同時,在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為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起了重大的作用。時至今日,緬懷往昔所有為和平而做出重大貢獻和犧牲的人們,我們深感和平的來之不易。在我們和平發展和崛起的同時,也要警惕那些破壞和平和發展的不利因素。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 楊天通
70多年來的世界總體和平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延續,是以戰后國際秩序為基礎的 7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管以何種形式拜鬼,都是美化侵略罪行的倒行逆施,都是對昔日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鄰國新的傷害,都是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的公然破壞。
當日軍以中國戰場為基地,開始向東南亞擴張,美英等國才認識到中國戰場的重要性。中國戰場是戰勝日本的主戰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抗擊日軍的唯一主戰場,抗擊日本陸軍總兵力的80%。
2、9月3日前后,舉行港澳臺同胞、海外有關人士紀念抗戰勝利座談會,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些重大問題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7、創作推出一批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較高思想藝術水平的舞臺及影視文藝作品和出版物。
國新辦定于2015年6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世明,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總體安排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今年5月9日的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赴俄羅斯出席了俄方的閱兵活動,中國也派出儀仗隊參加了閱兵。
國新辦定于2015年6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人民14年的持久作戰沉重打擊并拖垮了日本法西斯,是其最后滅亡的重要原因 中國的持久抗戰拖垮了日本經濟。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調休放假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有關紀念活動順利進行。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調休放假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有關紀念活動順利進行。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并訪問俄羅斯。錢豐認為,中國的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對二戰的進程和最終結局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中國軍民的奮勇抵抗,給日本侵略者以重創,給反法西斯盟國以巨大支持。在謀劃戰后秩序時,中國與其他盟國既有共同主張,又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為建立戰后新秩序作出了獨特貢獻。
5月8日至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出席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活動。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以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5月9日,莫斯科紅場,斗志昂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高擎五星紅旗,邁著鏗鏘步伐接受包括習近平主席在內的多國領導人和民眾的檢閱。今日中國,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愿同各國人民一道,珍愛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共創全人類和平與發展的美好未來。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將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中國和俄羅斯同為二戰主要戰勝國和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為二戰勝利付出重大犧牲,作出巨大貢獻。
2月2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印度外長斯瓦拉吉在北京共同舉行中俄印外長第十三次會晤,引發密切關注。《南華早報》Teddy Ng 2月3日報道稱,2月2日,俄羅斯和印度積極響應中國共建世界新秩序的號召,并支持中國政府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