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外媒報道,為解決有關間諜丑聞引起的爭議,默克爾原本希望通過任命一名特別調查員來避免繼續與美國交惡。然而這個建議卻兩頭不討好,反對黨認為她做的不夠,美國則認為過頭了。
報道指出,由于美國國家安全局將歐洲機構列入間諜行動對象名單,德國與美國走上了“對峙路線”。此前《周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報道稱,華盛頓拒絕了德國默克爾政府派出一名特別調查員來鑒定和評估相關監控名單的建議,不過德國政府目前沒有對此消息予以回應。
德國政府一位發言人日前在柏林表示:“聯邦政府的這一建議是有效的。”默克爾政府向聯邦議院專門負責這一間諜丑聞事務的調查委員會提議,任命一位值得信賴的獨立人士介入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局與德國情報局之間合作內容的調查。這位特別調查員將對所謂的“選擇清單”進行調查,據此前媒體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就是利用這份清單通過德國情報局的分析計算機對歐洲政界人士實施監控,并且進行經濟間諜活動的。
在德國政界,左翼黨和綠黨堅持要求讓議員也能看到這份清單的內容。這兩個反對黨都威脅要到聯邦憲法法院去提出起訴。而德國政府則希望避免與美國發生正面沖突,所以才提出了任命一名特別調查員的建議作為妥協折中的辦法,這名調查員在調查結束之后對聯邦議院調查委員會和另外兩個委員會做一個匯報,但是無需透露清單的具體機密內容。
《周日圖片報》援引未具名的華盛頓消息人士報道稱,德國政府希望通過此舉既達到對美施加一定政治壓力的效果,同時又不泄露國家機密。該報還稱,目前美國國家安全局正在考慮切斷與德國之間的合作,轉向其它的歐洲伙伴——比如波蘭。綠黨和左翼黨認為這“純粹是威脅”。
社民黨副主席施泰格納(Ralf Stegner)對周一一期的《世界報》(Welt)表示:“任命一名特別調查員應該是可行的。如果放棄這一要求,那么我們的憲法制度就要受到動搖。”
根據《南德意志報》(SZ)和《周日世界報》報道,執政的聯盟黨和社民黨已經準備好提名前聯邦行政法院法官格勞里希(Kurt Graulich)擔此重任。一位柏林政府發言人對此表示:“格勞里希先生是一位頗具威望的專業人士。聯邦政府對于他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據俄塔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11日表示,她將致力于達成新的協議,以解除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 不過此前,默克爾在與法國總統奧朗德進行會談時曾表示,為了落實旨在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明斯克停火協議,歐盟有必要延長對俄羅斯的制裁。
德國聯邦政府總理官網11日刊登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接受在德中國留學生的專訪。
德官網11日刊登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接受在德中國留學生的專訪。
據央視報道,外交部宣布,德國總理默克爾將于6月12日至1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記者 彭大偉)就在德國總理默克爾25日啟程赴日本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之際,同行的一位名叫約阿希姆·紹爾(Joachim Sauer)的男士吸引了德國媒體的目光。此次隨默克爾訪日,約阿希姆·紹爾將與默克爾共同出席在日本三重縣伊勢志摩舉行的一系列G7領導人活動。
賽博特4日向德國媒體介紹,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電話中通知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德國電視二臺已收回了這首諷刺詩。
賽博特4日向德國媒體介紹,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電話中通知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德國電視二臺已收回了這首諷刺詩。
“與默克爾一起自拍的敘利亞難民并非布魯塞爾恐怖分子”。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靠著墻壁湊在一起商榷計劃。
當地時間10月25日,歐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小型峰會,討論如何應對歐洲難民危機。
據外媒15日報道,面對在難民問題上“自討苦吃、咎由自取”的指責,德國總理默克爾終于“忍無可忍”,對批評聲予以反駁。
據外媒15日報道,面對在難民問題上“自討苦吃、咎由自取”的指責,德國總理默克爾終于“忍無可忍”,對批評聲予以反駁。
德國13日突然實施了自申根協定簽署以來已取消十幾年的邊界控制。
據悉,琳姆當時以流利的德文告訴默克爾,她四年前和家人從黎巴嫩難民營來到德國羅斯托克(Rostock),現在面臨遣返命運。” 默克爾則回答,德國“不能把所有逃離戰亂與貧窮的難民都扛在肩上”。
當地時間2015年7月6日,法國巴黎,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奧朗德享用晚餐后離開愛麗舍宮。據悉,默克爾與奧朗德舉行會談,討論了希臘危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