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快訊 > 正文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加快發展動力轉換

                2015年05月19日11:04  來源:《求是》

                5034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作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戰略論斷,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進行了深刻系統的闡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要求,為做好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科學認識和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既保持定力又積極作為

                  習近平同志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只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認識和判斷上來,牢牢把握這個大邏輯,深刻認識和領會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豐富內涵,才能認清大勢、把握規律、積極作為,切實增強工作的科學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一要辯證看待經濟運行的波動,更加注重看整體、看主流。在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經濟運行出現局部回調和階段性波動是正常現象,符合經濟發展內在邏輯。分析判斷經濟形勢,關鍵是把握經濟發展的基本面,看增幅波動是否在合理區間,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是否不斷提高,城鄉社會文明是否不斷進步。重慶當前也面臨部分經濟指標震蕩波動、困難和風險因素增多等問題,有的是總量矛盾和結構矛盾相互交織,有的是短期矛盾和長期矛盾碰頭,但仍處于可控范圍,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態勢沒有變。要理性面對經濟運行的起伏,既要正視問題、增強憂患意識,更要把握主流、堅定發展信心。

                  二要辯證看待經濟增長速度的換擋,更加注重看質量、看內涵。速度由高速增長轉到中高速增長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特征。全面、動態、聯系地看待發展速度快慢的問題,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就是要努力實現比較充分就業、較高要素生產率和更優資源配置效率為支撐的發展。近年來,重慶主動調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為加快推進轉方式調結構留足空間,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下一步要按照“在有質量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得快一點也要鼓勵”的精神,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最大限度釋放增長潛力。

                  三要辯證看待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取舍,更加注重看潛力、看可持續性。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的深度調整。增速度、增規模、增效率是發展,減物耗、減排放、減污染也是發展。增以減為前提,減以增為目的,二者辯證統一于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必須把穩增長和促轉型、調存量和優增量有機結合起來,既大力調整存量,又注重把增量做大,更著力把增量做優,通過做大做優增量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轉型。近兩年,重慶積極穩妥做好經濟發展增減取舍的文章,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電子信息和汽車等戰略性支柱產業增長快于一般工業,金融和服務貿易等現代服務業增長快于一般服務業,產業結構更趨優化,為長遠發展積蓄了后勁。

                  四要辯證看待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更加注重看苗頭、看規律性。當前,世界經濟總體延續緩慢復蘇態勢,仍處于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我國發展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新的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也出現一些苗頭性、趨勢性變化,比如“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代表了中國產業發展新的戰略方向,市場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新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熱點發展加快,環境約束趨緊,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勢在必行,等等。我們要深刻把握這些新趨勢與新變化,不斷深化認識,善于捕捉機遇,及時調整思路,抓緊政策落地,在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中積極作為。

                  五要辯證看待經濟發展環境中的利弊,更加注重看大局、看長遠。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國際國內宏觀環境總體有利。全球范圍內區域經濟一體化、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產業轉移浪潮正在興起,我國經濟騰挪空間廣、回旋余地大,中央提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實施“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等,這些都是重慶重要的有利條件和戰略機遇。同時,重慶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如傳統產業發展后勁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等。這些機遇與挑戰都是客觀的,但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果從長的經濟周期去分析把握機遇與挑戰,立足當前、善謀長遠、順勢而為,機遇和有利條件可以更好地發揮推動改革發展支撐作用,挑戰和困難也能成為倒逼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六要辯證看待經濟發展城鄉區域差距,更加注重看統籌性、協調性。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差距也是潛力,不平衡孕育動力。縮小城鄉區域差距的過程,將持續釋放巨大內需,成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源。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城鄉區域差距突出,對全市總體發展形成制約,但也構成新階段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要向縮小城鄉區域差距、促進統籌協調發展要動力,從國家城鄉區域發展大格局著眼,從推動新型“四化”建設著力,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內促進生產要素順暢流動、資源空間配置效率提高、區域產業布局優化,實現整體功能最大化。

                  科學認識和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牢牢把握發展動力轉換這個核心和關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發展動力的轉換,不是推倒重來,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一個均衡協同、循序漸進、優化增強的過程。結合重慶實際,兼顧當前穩增長與長遠可持續發展,重點是統籌“三駕馬車”和“三大動力”,統籌推進“四化”深度融合、互動發展,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統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統籌“三駕馬車”和“三大動力”,形成經濟發展的“混合動力”

                  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與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三駕馬車”協調共進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驅動創造良好條件, “三大動力”有助于“三駕馬車”的穩定性、均衡性、協同性和可持續性,共同推動經濟發展平穩換擋、結構升級和方式轉變。

                  促進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當前,投資增長乏力,短期內消費需求和國際市場需求也難有大的起色,穩增長難度加大。簡單追求某一方面的需求擴張,不但無法實現經濟持續增長,反而可能導致經濟結構失衡。從重慶實際出發,必須推動“三駕馬車”協同發力,著力優化投資,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著力培育消費,積極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著力擴大出口,鞏固和發展出口的支撐作用,保持合理投資規模,更加注重改善投資結構、改革投資方式、提高投資效率、擴大有效投資,不斷釋放有效需求,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抓住國家加大中西部地區投資力度的契機,抓住一些有效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給不足的領域和產業,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和民生項目,保持合理投資規模,更加注重突出投資重點、改善投資結構、改革投資方式、提高投資效率、擴大有效投資。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穩增長的基礎,要著力培育消費,創新實體消費平臺,大力發展新興消費業態,加快形成新的消費熱點,穩步擴大消費需求。

                  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支撐。以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發展新動力,以擴大開放注入發展新動力,以創新驅動激發發展新動力。一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礙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當前,特別要高度重視改革舉措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的帶動和牽引作用,突出重點難點,不斷提高改革質量。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結合重慶實際,繼續抓好2014年25項重點改革專項和133項改革重點任務落實,扎實推進2015年24項重點改革專項和81項重要改革任務。二要全面拓展對內對外向東向西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開放也是改革,開放需要改革,開放倒逼改革。開放的本質是拓寬發展維度,通過開放可以集聚要素資源。重慶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是西部開發開放的重要戰略支撐。近年來,重慶在推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方面邁出積極步伐,當然也面臨不少新情況、新挑戰。下一步要立足自身區位優勢和開放條件,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推進全市全域開放,大力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鐵空水“三個三合一”開放平臺建設,即鐵路、航空和水運交通樞紐、一類口岸、保稅(物流)區。三要把創新驅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重視創新就是重視未來,投資創新就是投資未來。重慶創新能力總體還比較弱,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強。下一步,要瞄準市場需求充分激活市內各種創新要素,廣泛集聚外來創新資源,調整創新政策激勵導向,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促進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

                  三、統籌推進“四化”,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動、協調發展之路

                  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也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四化”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四化”融合互動,不僅能充分釋放各自的發展潛能,還會產生新的發展動能,整體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推進“四化”,關鍵要在統籌上下功夫,沒有統籌就沒有體制機制創新;關鍵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沒有特色就沒有突破、就不能落地。尤其要加大改革力度,統籌“四化”協調發展,加快促進產城融合、城鄉互動、信息化帶動,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努力讓城鄉居民生活得更美好。

                  發揮新型工業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引擎作用。工業尤其是制造業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的筋骨。重慶作為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不優、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迫切需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戰場。要圍繞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高端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工業集約化發展,引導先進要素向優勢區域、優勢領域集聚,打造現代特色產業集群。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路子,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努力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領作用。信息化的深入推進,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既可弱化地區之間的時空制約,減小區位條件對發展的影響,又能通過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這為相對邊遠落后地區高效配置資源、實現跨越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重慶仍處在欠發達階段、屬于欠發達地區,必須抓住時機深入推進信息化,加快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政府建設等領域全方位深度融合,全面改造和升級社會生產力、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要注重以信息化促進新型工業化、推動農業現代化、提升城鎮化水平和縮小城鄉差距。加快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在高起點上做強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信息產業項目布局,推動信息化網絡和技術應用向偏遠地區覆蓋,縮小城鄉區域“數字化鴻溝”,帶動農村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促進生產模式、組織模式、管理模式、商業模式創新,培育新的產業形態。

                  發揮城鎮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載體作用。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重慶市域面積廣、人口多,城鎮化增長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要圍繞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直轄市,立足全市發展一體化加快推進城鎮化,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著力深化農村產權、戶籍、土地等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著力統籌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堅定不移走產城融合發展路子,加快形成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聯動、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打造碧水青山、綠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諧宜居的生態文明城市。

                  發揮農業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基礎作用。現階段,農業現代化比較滯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短腿”。重慶自然條件較差,人多地少,農業發展基礎薄弱。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大力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保護、開發和利用好山、地、水、林等資源,形成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旅則旅的差異化發展格局。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和裝備改造提升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市場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四、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市內和市外區域分工、融合、互動、共贏的協同效應

                  區域發展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但差距可以產生“勢能”,“勢能”可以轉化為動力。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由“勢能”轉換為動力的有效途徑。從重慶自身看,雖然區域發展差距較大,但發展的回旋余地和潛力也很大,后勁比較充足。重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既要立足實際有效集聚各種要素、加快自身發展,又要承擔起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責任。

                  創新區域發展模式。通過創新區域發展模式,實現市內和市外區域合理分工、互動融合、協作共贏。對內,要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推進各功能區域差異發展、特色發展、聯動發展,促進區域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實現全市一體化科學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出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將全市劃分為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五大功能區域。這一戰略是重慶“五位一體”現代化建設的載體和平臺。對外,積極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和成渝城市群建設,促進市場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互惠合作、環境保護聯防聯治、社會公共服務共享,加快構建新的區域增長帶和增長極。

                  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布局。資源要素配置上的區域條塊分割,會帶來區域之間產業同構、重復建設和過度競爭,影響了經濟發展的整體效率。優化資源要素配置,重慶可挖掘的潛力和空間很大。一方面,市域內要按照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建設用地跟著產業和人口走的原則,促進五大功能區域交通、人口、城鎮和生產力布局調整優化。另一方面,市域外要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統籌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動,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特色發展的生產力布局,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著力推進區域內外互聯互通。區域內外互聯互通是一個系統工程,既包括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包括規劃政策等方面的銜接融合;既包括市內各功能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也包括重慶與外部區域的協作聯動;既有經濟往來,也有文化交流。要加強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內,構建起環狀與放射狀相交織的交通網絡,破除各功能區域之間的地理阻隔;對外,打通重慶南向大通道,暢通西向、東向通道,強化西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作用,實現外通、內暢、互聯。加強區域間的協作聯動,完善和細化區域發展政策體系,加強經貿、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互聯互通格局。

                  五、統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通過大力轉方式調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動力增強、活力釋放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三期疊加”矛盾,既要穩住速度,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又要優化結構,促進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這雙重目標難度高、任務重。必須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做大總量中優化結構、加快發展中提高質量效益、協調互動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關鍵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融合發展。要堅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以集聚化、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為導向,推動傳統服務業轉型發展,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在產業融合發展中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當前,我市部分實體經濟經營困難,生產要素成本增長較快,特別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如果實體經濟走不出困境,必將危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要注重綜合施策,強化產業、財稅、金融、投資、土地和環保等政策的協調配合,不斷改善實體經濟的發展環境,特別要拓寬資本流向實體經濟的渠道,讓更多的資源要素投向實體經濟;善于把握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強化技術創新,大力引進先進生產要素,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注重改善產品和服務消費環境,加快產業升級,提升實體經濟整體競爭力;注重營造良好氛圍,讓社會各方關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和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必將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要以小微企業的大發展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又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小微企業蓬勃發展,形成以微觀活力支持宏觀穩定的良好局面。優化創業創新環境,降低投資準入門檻,簡化行政審批手續,發揮好扶持政策的集合效應。堅持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充分激活民間資本活力。堅持大企業帶小微企業,加快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態勢,實現大中小微企業聯動發展、協同發展、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新常態帶來新挑戰、新考驗,必須要有新狀態、新辦法、新作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各級領導干部要多干實事,不講空話大話,既要敢于作為、勤于作為,又要善于作為、有效作為。現在,重慶各項事業發展態勢良好,面臨著跨越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堅持低調務實、少說多干,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切實做到“經濟新常態、工作新狀態、干部新作為”,努力開創“科學發展、富民興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局面。

                文章關鍵詞:企業創新主體;成渝經濟區;加快推進;新狀態;新要求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國辦:深化種業體制改革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意見就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加強國家良種重大科研攻關和加強種子市場監管等多個方面,提出要求。

                • 夯實發展堅實基礎 三論全面貫徹落實"戰略綱要"

                  更好更快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仍是我省突出的歷史任務。著力推動“一個載體、四個體系、六大基礎”建設,夯實強大物質技術基礎,才能更好更快實現四化同步科學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2013省外媒體中原行第三天 參觀長葛產業集聚區

                  “印象河南 2013省外媒體中原行”采訪團5月29日來到了長葛市產業集聚區,省外媒體朋友在參觀、采訪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產業集聚效應和創新帶來的經濟提升。長葛市產業集聚區是2012年度河南省十強產業集聚區之一。

                • 我省企業創新主體達1319家 力促中原經濟區發展

                  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培育國家和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19家,高新技術企業751家,擁有的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數量躍居中西部地區前列。近年來我省無論是轉方式、調結構,還是穩增長、創優勢,都把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作為關鍵來抓。

                • 加快建設七大產業基地 鄭州向中國制造強市大步邁進

                  《鄭州市建設中國制造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明確了全市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路和目標。質量效益穩步提高:2016—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效益指標保持穩步增長,主要工業品質量標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經濟比重不斷提高。

                • 鄭州向中國制造強市大步邁進

                  《鄭州市建設中國制造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明確了全市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路和目標。質量效益穩步提高:2016—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效益指標保持穩步增長,主要工業品質量標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經濟比重不斷提高。

                • 政府工作報告有力回應了外媒哪些關切?

                  外國人也很關注中國兩會,尤其關注經濟類話題。綜合看外媒對兩會的報道,看好中國機遇和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聲音比較多,不過也有唱衰中國經濟的雜音。

                • 河南5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登陸新三板

                  自2014年1月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擴容以來,我省已有5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登陸“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八位,中西部省份第二位。1月23日,記者在省科技廳采訪時了解到,我  自2014年1月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擴容以來,我省已有5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登陸“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八位,中西部省份第二位。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妇岳的疯狂迎合|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美女下部隐私免费直播| 国产超爽人人爽人人做|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陈雅伦三级dvd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好大好深别停视频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欧美人与性禽xxxx| 免费在线观看的黄色网址|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含羞草| 国产精品999| ?1000部又爽又黄无遮挡的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 被滋润的艳妇疯狂呻吟白洁老七|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巨胸流奶水视频www网站| 久久狠狠躁免费观看2020|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别停免费视频| 色阁阁日韩欧美在线|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在线观看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