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連日來南方持續強降雨,廣西、江西等地雨量達到250至350毫米,廣東陽江局地高達419毫米,超過特大暴雨的一倍。目前已造成11個省份近三百萬人受災,20人死亡或失蹤,3.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預計未來三天江南、華南暴雨仍將持續,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地還將有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提示:“由于暴雨的爆發力比較強,所以一些地方要注意防范山洪。還有由于這輪持續時間長,它累計雨量也比較大,一些中小河流會有洪水發生,同時在一些大的城市,特別是像在浙江南部的一些城市、福建、廣東這一帶地區的大城市還要防范城市內澇。”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專家周兵指出,赤道中東太平洋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持續一年:“我國長江中下游到江南地區一帶也表現出了對厄爾尼諾的響應。前期四月到五月的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兩成到五成。從國家氣象中心的預測,今年夏季6到8月呈現出南澇北旱的可能性在加大,長江中下游由于降水溫度可能會偏低一點。”
(原標題:南方持續強降雨致20人死亡或失蹤)
受今年第8號臺風“電母”和西南季風影響,8月14至19日,海南島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強降雨區主要分布在海南島西部和北部地區。
24小時最大降雨量,林州市東崗雨量站697毫米、硯花水雨量站662.5毫米,降雨量頻率達到1000年一遇;安陽縣新大堰雨量站549毫米,林州市吳家井雨量站534.5毫米,降雨量頻率達到300年一遇。
24小時最大降雨量,林州市東崗雨量站697毫米、硯花水雨量站662.5毫米,降雨量頻率達到1000年一遇;安陽縣新大堰雨量站549毫米,林州市吳家井雨量站534.5毫米,降雨量頻率達到300年一遇。
24小時最大降雨量,林州市東崗雨量站697毫米、硯花水雨量站662.5毫米,降雨量頻率達到1000年一遇;安陽縣新大堰雨量站549毫米,林州市吳家井雨量站534.5毫米,降雨量頻率達到300年一遇。
7月20日,記者從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本次強降雨過程已基本結束。主要特點是歷時短,強度大,區域集中。
有17.9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5.7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2300余間房屋倒塌,55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05.7千公頃,其中絕收32.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8.3億元。
強降雨侵城,山西省太原市多處路面被淹,局部積水達一米左右,水面超車窗頂部,當地部分路段已進行交通管制。山西省氣象臺預報稱,19日夜間,山西全省陰天,有小到中雨,忻州、太原、陽泉、晉中、長治、臨汾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局部地區有暴雨。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截至7月6日9時統計,自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等地遭受的洪澇、風雹、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已造成2676.9萬人受災,140人死亡,41人失蹤,162.4萬人緊急轉移安置。
記者6日從四川省防汛辦獲悉,4日開始的一輪強降雨已經導致四川宜賓2人死亡,樂山一人被洪水沖走失蹤。
(吳蘭趙強)記者4日從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受連日強降雨影響,安徽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受長江上游1號洪峰和本輪強降雨影響,安徽省長江干流安慶以下河段和水陽江、西河、二郎河等28條河流超警戒水位。
根據預報,明天,我省南部、東部陰天有陣雨、雷陣雨,其中東南部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部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其他地區多云到陰天。全省陰天,大部分地區有陣雨、雷陣雨,其中黃淮之間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未來幾天部分地區再迎強降雨。
7月1日,湖北麻城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導致該市境內多地山洪暴發、河水陡漲、民房進水、房屋倒塌、農田沖毀,公路、水利、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
18日以來,南方地區出現入汛以來第19次降雨過程,受強降雨影響,南方災情不斷。資料圖:6月21日,江西鄱陽縣濱田水庫泄洪道河堤(濱田河)潰口現場。
強降雨導致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10省份768萬人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