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3日開始,成都女司機盧某因“并道被打”事件成為網絡輿論關注的焦點,從被同情到被罵,僅用了短短幾天的時間。此后,部分網民發起“人肉搜索”,將盧某個人信息一一挖出,從身份證、駕駛記錄到開房記錄,隱私信息被無情地曝光在網絡上。“并道被打”事件,“人肉搜索”成為重要推手,事情發展至此,“被打”、“行車陋習”已不再是最重要關鍵詞,女司機個人隱私則成為網民津津樂道的話題。
另一則網絡熱點事件如出一輒——“安徽安慶女孩房兆玲4年窮游227個城市”,女大學生窮游的新聞,引發網民大討論,一些網民主觀臆想女大學生如何“零消費”旅行,發布不負責任的、帶有人身攻擊色彩的侮辱性言論,給女大學生及其家人帶來了困擾和傷害。
類似的事件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在網絡進入中國的二十一年中,互聯網成為人們獲取和發布信息的重要平臺,參與網絡討論,也逐漸成為網民的一種再普通不過的社會行為。但與現實社會一樣,網絡社會時不時會上演一些“暴力”事件,“網絡暴力”如一把“無影劍”,對當事人造成巨大的傷害,與現實暴力相比,惡劣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么,為何會發生“網絡暴力”事件,為何“網絡暴力”事件有著愈演愈烈的態勢?
首先是網絡發布消息的“匿名制”。網絡的虛擬性,使參與者可以隱瞞或編造身份,而現實生活中本該遵守的規范和約束在虛假身份面前都失去了約束力。對于自律性不強的網民來說,網絡成為發泄個人言論的“自由之地”。
“網絡暴力”發展愈甚的另一原因,是互聯網輿論環境的有待提升。打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需要每位網民的努力。網絡是現實社會的延伸,如何在虛擬的網絡中,做一位合格的網民,建設良好的網絡環境,應該成為每位網民思考的問題。
治理網絡亂象、抵制“網絡暴力”、克服網絡戾氣,一方面政府應加強對網絡社會的監管,另一方面需要調動網民的積極性,形成共建合力。
對于少數網民在網絡上傳播虛假、有害信息的現象,國家出臺了相關措施。2015年2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賬號管理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充分尊重用戶選擇個性化名稱的權利。”“后臺實名”,減少了部分網民因“匿名”而發布虛假、傷害性、侮辱性信息的可能性,強化了網絡空間的秩序,凈化了網絡環境。
另一方面,全社會都在為推動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而努力,如何成為一名“好網民”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2014年12月31日,《安徽日報》發表署名安軒平的文章《爭做“新常態”下的“好網民”》,文章提出:好網民應該有民族情懷、有責任擔當、有社會良知、有守法觀念。2015年5月4日,全國優秀青年代表向廣大團員青年發出《爭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爭做文明守法好網民》的倡議,提出“清朗網絡空間的建設,青年不能做置身事外的旁觀者,而要做勇于擔當的生力軍。我們要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傳播美好,弘揚新風尚;明辨是非,釋放正能量。”
其實不僅是青年網民,所有網民,都應具有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的基本素養。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社會中,網民更要知法守法,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發表傷害性、侮辱性的言論和信息。共同抵制網絡暴力,讓每次發帖都為網絡空間增添一抹綠色,是義務、更是責任。(作者 楊倩)
早在多年前,在媒體與網絡輿論的炒作下,河南儼然已成為強盜、騙子、無賴的代名詞,各種挖苦和嘲諷河南人的“段子”在網絡中甚至成了一種流行。
“地鐵渣男”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他們的種種不文明的行為被曝光后也會變成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當勸說無果有伸張正義者對其大打出手時,引來眾人紛紛叫好,驚呼“大快人心”。
據美國媒體日前報道,5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出第一條Twitter(推特)帖子時,白宮高調地對此事進行了通報。2008年,北京一位女白領寫下“死亡博客”后跳樓身亡,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引出中國第一次進入司法程序的“人肉搜索”案。
據美國媒體日前報道,5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出第一條Twitter(推特)帖子時,白宮高調地對此事進行了通報。2008年,北京一位女白領寫下“死亡博客”后跳樓身亡,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引出中國第一次進入司法程序的“人肉搜索”案。
近日,中國一位花季少女不堪“人肉搜索”壓力而自殺的事件,引起全社會的大討論。2013年9月10日,不堪承受巨大精神壓力的麗貝卡,爬到學校附近的一座廢棄水泥廠的頂層,縱身跳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9日于倫敦舉行的第五屆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上,網絡自由與秩序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與會雙方代表就此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高鋼參加了之前的全部4屆圓桌會議,他對記者表示,本屆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中專門設置了網絡責任、網絡自由這類議題,說明雙方的探討正越來越深入。
縱觀2012網絡風云,毋庸置疑,互聯網已經成為釋放中國社會“正能量”的一個重要平臺。對于一個網民數量超5億的互聯網大國來說,在法治護航下持續釋放網絡“正能量”,才能凝聚建設和諧社會的持久動力。
近日,雪姨王琳在微博曬和兒子親密合影,卻遭到網友攻擊。11月1日,又有網友罵王琳兒子,惡語相向,惹得王琳再次反擊:“老娘跟你單挑”。近日,王琳曬出與兒子的親密合影,感慨兒子長大了,卻遭到網友的語言暴力,她直接爆粗口怒罵網友,直斥網友“別在這里秀道德底線,你這個吃屎長大的智障,傻X”。
無論是否有罪,都要對‘辯解的權利’報以掌聲”,這才是一個法治社會的真實聲音。
近期,知名媒體人崔永元以“說臟話”為由,在微博上掛出數十幅微博認證學校為中國農業大學的網友微博主頁截圖,引起該校部分學生的抗議和憤怒。
近日,馬甲線女神袁姍姍受邀登上全球最大演講平臺,分享自己的勵志經歷和切身感悟。2013年7月中旬,名為“袁姍姍滾出娛樂圈”的微博熱門話題出現,并很快登上熱門排行榜并長期占據排行榜前列。
6月3日,何炅現身湖南大學,為影片《梔子花開》做宣傳,首度開口回應了“吃空餉”、“粉絲攻擊舉報者喬木”等敏感問題,直言要感謝每一個監督學校管理的人,并表示從來沒有要任何人去攻擊舉報者。
昨日,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下,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主辦召開凈化網絡語言主題座談會。網絡臟話監管和處理的不及時、不嚴厲,甚至無處理,客觀上又刺激了網絡低俗粗鄙語言(臟話)的進一步隨意發泄和泛濫。
井柏然因不堪網絡暴力退出微博?噴子們懵了
聚焦“網絡暴力”,由高圓圓、王珞丹、姚晨等女性角色撐起整個故事,上演一出現代職場宮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