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5月7日電 7日記者從浙江義烏警方了解到,義烏一家企業近日因雇傭“黑洋工”受到查處。
4月14日,義烏市公安局在蘇溪鎮殿下村查獲29名非法入境的外籍人員,并于次日決定對此案立案偵查。經查,2014年10月以來,為減輕人工成本,犯罪嫌疑人蔣某(男,46歲,義烏市人)、鄭某(女,45歲,義烏市人)伙同犯罪嫌疑人巖某(男,28歲,云南省思茅地區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人)經密謀,通過外籍人員(簡稱“蛇頭”)招攬外籍人員到蘇溪鎮蔣某開辦的襪子定性廠打工。3月24日左右,巖某安排外籍人員走路至中國與某國國境線交界乘竹筏非法入境至中國云南省境內,后乘車經昆明至義烏,并將該批外籍人員安排到蔣某開辦的襪子定型廠打工,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
4月15日,義烏市公安局決定將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的犯罪嫌疑人蔣某、巖某依法刑事拘留,鄭某被取保候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這些“黑中介”最高可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辦案民警介紹,今年春節過后,個別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緊張,加之受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小企業鋌而走險,非法雇傭毗鄰國家人員。“黑洋工”因文化水平有限,大多從事無技術含量的低端工作。
據悉,“黑中介”在這條跨國非法務工利益鏈條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有些是原本從事勞務派遣、代招工人的中介公司或“工頭”,有些則是長期在華非法務工的外國人轉變的“蛇頭”。他們除收取“黑洋工”一定數額的介紹費外,還在“黑洋工”每月工資內抽取20%至30%作為管理費。“黑洋工”通過“黑中介”的招募、引帶,從中國邊境翻山越嶺或涉水過河非法入境,再乘坐大巴直奔非法務工地方。
民警在辦案過程中發現,該批人員都是通過同一個“黑中介”介紹入廠,其中一人為外籍“蛇頭”。經調查,為了防止被公安機關查處,這些“黑洋工”一直藏匿在工廠的小作坊內,企業一天到晚緊閉大門,基本與外界隔絕。由于缺乏工作技能,他們只能選擇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差、招收本地或國內工人難的小企業。有的“黑洋工”甚至要在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散發著有毒氣體的封閉車間內每日工作,但也僅能獲得每月不足2000元的工資。同時,由于沒有合法的就業身份,他們不能夠參加醫療保險、社會保障,一旦發生工傷、疾病就可能得不到及時救治。
據悉,義烏這批“黑洋工”將被公安機關遣送回國。(見習記者 李婷婷)
記者昨天獲悉,七部門聯合發文整治“黑中介”,要求房地產中介機構對房源真實性進行全面核驗,不得強制捆綁金融服務,設立失信中介機構“黑名單”,對嚴重失信的中介機構和個人實行行業禁入。
記者日前從福建公安廳獲悉,去年以來,在沿海“用工荒”問題凸顯、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一些企業非法雇傭東南亞等國家非法務工人員。福建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持續多年的“用工荒”背景下,福建沿海地區一些制鞋、電子、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鋌而走險,非法雇傭“黑洋工”。
黑中介還聲稱,只要提供孩子的姓名、性別,不需要任何證明,就可以給任何一個孩子辦上戶口。七天后,黑中介告訴仔仔,孩子的戶口已經辦好,并邀請仔仔前往信陽市淮濱縣王崗派出所實地查詢。在王崗派出所門口,黑中介向仔仔出示了已經辦好的出生醫學證明和戶籍證明。
黑中介稱不需任何證明,可給任何一個孩子辦戶口。
黑中介還聲稱,只要提供孩子的姓名、性別,不需要任何證明,就可以給任何一個孩子辦上戶口。七天后,黑中介告訴仔仔,孩子的戶口已經辦好,并邀請仔仔前往信陽市淮濱縣王崗派出所實地查詢。在王崗派出所門口,黑中介向仔仔出示了已經辦好的出生醫學證明和戶籍證明。
為避免房屋“黑中介”突然關門事件再次發生,相關部門需要調整監管模式。
“消費者維權成本高,黑中介違法成本低,難以有效監管,這都是當前黑中介亂象叢生的原因。邱寶昌建議,在選擇中介時應注意查看該機構的工商營業執照和房屋經紀備案證書,以及房屋經紀人的資格證書,選擇有資質的中介機構。
無論房東還是房客都發現,與黑中介解除合同結清相關費用并非易事。兩位房主告訴記者,黑中介簽訂租房合同時,以少付或不付房主押金,并要求一個月的“免租期”的方式壓價,并引誘房主簽訂隔斷條款。
近日,被受騙房主和租客稱為“黑中介教父”的趙國軍,被北京警方因涉嫌利用群租房斂財詐騙刑拘。經過對報案的統計,北京警方認定位于石景山萬達廣場的偉弘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弘公司)涉嫌利用群租房斂財、詐騙。目前,趙國軍等18人因利用群租房斂財涉嫌詐騙,已被豐臺警方刑事拘留。
收了中介費后,一不給安排工作,二不退費,近日,一無照黑中介被鄭州市工商局二七分局取締。
除了上班時間早,下班晚、加班多,也被一些求職的畢業生,列入了“黑名單”。小玄也排在某飲料公司應聘隊伍里,她是河南大學的畢業生,應聘的是這家公司的辦公室經理助理崗位。
為買IPAD2和蘋果手機,17歲的安徽少年王某上網找到“黑中介”,遠赴湖南郴州賣了一只腎,造成身體重度傷殘。” 被告尹某聲稱是何某讓他聯系供體,他才帶王某去體檢、住宿,最終分得3000元,除去相關費用,他僅得到500元左右。
在東明路與明鴻路交叉口東一家房產中介,記者發現該中介沒有證照,也查詢不到房產經紀機構備案號碼,屬于無證經營。鄭州市房管局市場處處長江文靜說,市民通過3種渠道,可以看清房產中介是否靠譜。
每到暑期,租房市場都會隨著畢業生的涌入進入“黃金季”,房租高漲、一房難求現象著實讓許多租客犯了難。對此,一些黑中介瞅準商機,以低價房、虛假房源為誘餌,專門給租客挖坑。
在交易時虛假承諾,以具備價格優勢的房源做誘餌,宣稱能通過“關系”幫助購房者辦理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