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包頭5月4日消息(記者王逸群 寶音)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各地景區都迎來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導致文物受到損壞,著實讓人心疼。不過下面要關注的這起有關文物保護的案例,卻顯得有些另類。
昆都侖召是位于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的一處黃教寺院,是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于公元1687年,乾隆年間皇帝親筆御賜寶號“法禧寺”。因清代時,其下轄喇嘛著就了思想上主張統一、強調民族團結、譴責叛亂的《水晶鑒》一書,而舉世聞名。
2009年,昆都侖區政府以打造全國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游風景區、民族文化題材影視基地為目標,由區民族宗教局具體負責,啟動了昆都侖召文物保護工程,同時對多座廟進行修繕。當時報道稱,僅09年就投入3000萬元,承諾五年內完工。然而開工僅一年多后便陸續停工,文物修繕工程爛尾至今。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包頭市西北部的昆都侖召進行實地探訪發現,一些寺廟仍然搭著生了銹的腳手架,已經裂了縫的建筑木材和青瓦、紅磚等建筑材料滿地堆放。召廟院內黃土飛揚、雜草叢生,到處都是破敗雜亂的景象。昆都侖召廟管會主任白斯古愣接受我們的采訪時透露,2009年昆區民族宗教局具體負責牽頭,同時對昆都侖召的六座廟開始了修繕工作:
白斯古愣:開工的時候轟轟烈烈的整個開工了,開工以后不到一年就停了,停了不是一兩天,這都幾年了就這么放下了。
網上搜索有關關鍵詞,依舊可以找到2009年,當地媒體發布的名為“昆都侖召將在五年內徹底修復”的報道。里面寫到:“昆都侖召將在三至五年內徹底修復,僅當年(09年),昆區政府就投入3000萬元用于昆都侖召的修復工作。”而修復的內容,就包括“新建周長49丈的護法經堂,周長60丈的八角樓藏經閣,還將新建6棟藏式二層僧房以及水沖式廁所。”但召廟負責人白斯古楞介紹,至今,藏經閣仍然沒有完全徹底修復,護法經堂更是還沒有開建。而且爛尾四年來,來這里旅游觀光、燒香拜佛的人越來越少,運營壓力越來越大。
白斯古愣:這修了半拉人都說還沒修完呢,好多燒香拜佛的人都去完整的寺廟磕頭去,最后我們把香客都流失了。沒那個工程以前,我們從外地請一些高僧來開法會,好多信徒也都過來,現在到處都是工程垃圾,到處都是刨開的溝,都是安全隱患。
昆都侖召未完工的工地上,一位22歲的當地年輕人告訴記者,昆都侖召的修復工程、已經中斷了好幾年。
居民:修的人,就是說,到最后都是不讓蓋了,2、3年了停的,就那樣放著。最后就是說不蓋了,廟上的人都走了。
記者:那邊的腳手架是多會兒停的?
居民:停了好幾年了
記者:不是最近才停的吧?
居民:不是最近蓋的,好幾年了。
那么,修繕工程為什么會一停這么多年呢?作為施工方之一呼和浩特市中凱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忠強給出的解釋是工程款不到位。
劉忠強:干了一年多,大幾百萬吧。
記者:都是自己墊進去的?
劉忠強:啊,一零(2010)年我們停工的時候,停下工來以后政府就沒有啟動意向,如果他們有意要啟動的話,我們還是會做的。停下來也是因為,雖然我們已經做這么多了,但是你們付款太不行了。
劉忠強說,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盡快拿到墊付的工程款,他們施工方多次找負責部門溝通,但幾乎沒有進展。
當年承諾要在5年內徹底修復,現在依舊爛尾,這個自治區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的修復工作停止多年,除了“錢”的問題,是否還涉及其他因素?劉忠強告訴我們,當時沒有經過招投標,規劃、環評、立項等手續也都沒有在開工前辦理齊全,但是修繕工程就這樣匆匆上馬了。
劉忠強:我說這個招投標啊是怎么弄?他們說那個后補,我說那現在怎么辦,他說你們現在只能是墊錢,先這么做著,我們后續資金慢慢給你跟上,手續慢慢往上補。圖紙、當時的規劃、環評、立項都不全。實際上我們就是邊施工,邊把這些手續辦理齊全。
此外,另一位施工方負責人包紅星還透露,昆都侖召修繕工程的造價核算遲遲沒有進行。
包紅星:我那個預算,前年都給了他,審計那放了一年也沒給審,昆區審計局的說古建筑我們不會審。后來從呼市(呼和浩特)找來個造價公司,他們給審了一下,但他們審完了還不能完全的承認人家這個結果。咱們這的審計局還要復審。現在就是找借口的一句話:“你們沒完工”。
那么事實是否如此呢?負責修復工作的昆都侖區民宗局向記者提供的一份《昆都侖召修繕和改造工作情況說明》中提到:早在2009年2月,昆都侖區就成立了昆都侖召及周邊道路改造領導小組,并且在同年4月開始了修繕工作。而修繕工程后期的確出現了問題,說明中提到:“工程前期資金投入較大,而區財力有限,后期資金無法大力投入”。
昆區民族宗教局局長達布希拉圖表示,修繕工作的停止,和昆區財政困難有關。
達布希拉圖:停工是因為現在很多款項,到不了位,這兩年財政的情況大家都清楚。
記者:財政有困難?
達布希拉圖:都有困難。
此外,施工方透露的和修繕工程有關的種種問題,是否屬實呢?這些問題,是否也是造成文物修繕工程爛尾至今的因素?
疑點一:該項目是否存在“先上車,后補票”的情況?
昆區民宗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2009年至今該單位多次更換領導人,因此對之前的情況并不十分了解。然而記者注意到,在那一份《昆都侖召修繕和改造工作情況說明》中卻給出了這樣一個包含時間點的信息:“2010年以來,項目先后取得了包括項目規劃選址、環評意見”等等。換句話說,項目的行政審批手續,是在09年開工之后才陸續辦理的。
疑點二:施工方因為資金短缺而停工,是否和沒有完成工程造價審核有關?
在一份2014年10月25號昆區民宗局交辦施工方信訪問題的處理意見書中,記者了解到,昆區民宗局曾多次向上級部門反映過該工程的進度款問題,但是因為沒有完成工程造價審核,一直沒有付完工程進度款,正在積極和施工與審核部門聯系。然而,何時才能完成,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時間表。
那么,爛尾的文物以后該怎么辦?中斷的修繕工程,何時能再次啟動?昆區民宗局副局長表示,昆都侖召的修繕不會放任不管,但是具體內容要問昆區發展和改革局。
副局長:不是不管,就是在區政府啊,就是周圍的整個都要開發,現在方案可能都在……記者:我聽說要建設一個休閑旅游文化區么?
副局長:對對,這個就是發改局他們應該知道的。
今年2月份出爐的昆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昆都侖召周邊區域加快建設文化旅游休閑區,并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昆都侖召修繕和改造工作情況說明》中也提出,要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實現旅游、宗教、文化、創意等元素與昆河景觀綠廊的有效整合。但是,僅僅昆都侖召的修繕就因為得不到資金的保障而爛尾多年,接下來,更大規模的文化生態旅游區建設,資金如何保障?會不會有更多的爛尾工程出現?
截止到發稿前,記者再次致電了昆都侖召廟管會主任白斯古愣了解最新情況,他告訴記者,召廟的修復工作,現在依然沒有動工的跡象。
記者:市里面的規劃新的進行的東西嗎?
白斯古愣:沒有。去年年前(說),馬上2月2之后就動工呀,就是這么說的,結果2月2之后到了現在,就是沒反應么。
先是買到爛尾樓,近百萬元“血本無歸”,然后又遇到“限購令”,失去在鄭州買房的資格。昨天,10年的老“鄭漂”王進鋒向大河報講述自己的尷尬。
先是買到爛尾樓,近百萬元“血本無歸”,然后又遇到“限購令”,失去在鄭州買房的資格。昨天,10年的老“鄭漂”王進鋒向大河報講述自己的尷尬。
另一位負責清運土方的包工頭說,他還欠20多名農民工工資沒有結,原投資方不給他的上線結款,他就無法給下線的農民工結賬。
中紀委網站2016年5月24日發布消息,安徽省副省長楊振超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2013年9月8日,珠海有軌電車一號線首期工程正式動工,同時對所在的梅華路進行改造,全長8.9公里設12個站點,總投資26億元。
楊振超在任淮南市委書記時,兩個項目總耗資78億,如今爛尾。
美國最大爛尾核電站變身科幻大片拍攝場地。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上周五,中國之聲重點關注了河南周口鄲淮一級公路“爛尾”,數億政府擔保貸款不知所蹤的新聞,引發社會關注。
建設周期從4年延長到11年,投資從45億元增加到90億元,被廣大網友戲稱為秋褲的蘇州地標建筑“東方之門”多次傳出爛尾傳聞。昨天,記者站在金雞湖邊望去,“東方之門”頂層原本“開口”的玻璃幕墻已全部“收口”。
據悉,“東方之門”內部裝修預計今秋完工,年底即可交付。
建設周期從4年延長到11年,投資從45億元增加到90億元,被廣大網友戲稱為秋褲的蘇州地標建筑“東方之門”多次傳出爛尾傳聞。昨天,記者站在金雞湖邊望去,“東方之門”頂層原本“開口”的玻璃幕墻已全部“收口”。
河南“中原之門”大樓爛尾 投資規模1.8億
河南“中原之門”大樓爛尾,投資規模1.8億。
在金字塔、神廟建筑等廢棄景點前支起帳篷、炊具,進行野餐燒烤、宿營。不少人市民開著私家車來的,有人還帶來了沙灘車。圖為市民自拍。
3月20日,山西省太原市古寨村近百棟別墅建筑淪為“爛尾”樓群,荒草叢生似“鬼城”。3月20日,山西省太原市古寨村近百棟別墅建筑淪為“爛尾”樓群,荒草叢生似“鬼城”。3月20日,山西省太原市古寨村近百棟別墅建筑淪為“爛尾”樓群,荒草叢生似“鬼城”。
仿照尉遲敬德的雙鞭建的 昨日,記者從南側正門進去,只見雙塔正中間立著“壽圣寺雙塔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