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海軍部造船廠”公司日前發布消息稱,俄海軍21180項目“伊利亞·穆羅梅茨”號柴電破冰船23日在圣彼得堡舉行龍骨鋪設儀式。
此前有報道,“伊利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將成為近幾十年內首次專門為俄羅斯海軍打造的此類船舶。該破冰船將用于保障俄海軍北極分隊的行動。
“伊利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排水量為6000噸,長84米,寬20米,吃水7米。由32名船員組成。可在北極海域有效執行任務,破冰厚度80厘米。該船巡航范圍可達12000海里。
“海軍部造船廠”公司隸屬聯合造船公司,不久前剛剛慶祝成立310周年。先后共有2600艘不同級別和用途的船舶從造船廠船臺共下水。目前該公司產能達滿負荷,已成功為俄羅斯和國外客戶執行了一系列合同。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俄計劃2015年3月在圣彼得堡為海軍艦隊建造21180型破冰船首艦。據專家介紹,新的破冰船將配備艦載武器,如小口徑高射炮、重機槍、并搭載便攜式導彈,這些艦載武器不會占用太多空間。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俄計劃2015年3月在圣彼得堡為海軍艦隊建造21180型破冰船首艦。據專家介紹,新的破冰船將配備艦載武器,如小口徑高射炮、重機槍、并搭載便攜式導彈,這些艦載武器不會占用太多空間。
據新華社電據日本共同社25日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建造一艘新的極地破冰船,用于北冰洋的科學考察任務。總部設在東京的海洋政策研究基金會說,目前加拿大、俄羅斯、中國和韓國都已經在北冰洋部署了破冰船,日本在這方面需要加緊追趕。
為靠近北極的大國,俄羅斯是世界上擁有破冰船最多的國家之一。《環球時報》記者曾去過號稱“極地首都”的摩爾曼斯克,那里幾乎是所有俄羅斯破冰船的母港,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北極”級核動力破冰船。
因天氣原因,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原計劃1日利用直升機救援俄羅斯科考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人員的計劃受阻。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破冰船或許能夠克服這些情況,俄羅斯也擁有先進的破冰船,但是這種破冰船主要部署在北極,遠水解不了近渴。
據俄塔社報道,為營救被困南極冰層的俄“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美國的“北極星號”破冰船正前往澳大利亞,此后將轉往南極洲進行營救。因天氣惡劣,中國的“雪龍號”破冰船、法國的“星盤號”破冰船、澳大利亞的“南極光號”破冰船都未能靠近俄羅斯的“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
據悉,這艘排水量5000噸的破冰船于今年10月份從樸茨茅斯(Portsmouth)出發,途經佛得角(Cape Verde)、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和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最終抵達目的地——南極半島。” 據了解,此次破冰船還代表英國水道部門進行實驗研究,并為英國的南極研究機構提供后勤支持。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隨著中國不斷探索,南極變成另一個邊疆”,美國《商業周刊》的報道標題則代表了一些外媒對這場救援的另一種解讀。香港《南華早報》5日稱,這次挫折不會阻礙中國探索南極的雄心,中國在“雪龍”號被困后馬上宣布將建造一艘比“雪龍”號更先進更大的新破冰船。
圣誕前夜,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學考察船被困南極冰山雪海中,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和澳大利亞“南極光”號抵達遇險地準備救援,卻由于惡劣的天氣暫時無法靠近。澳大利亞“南極光”號破冰船能擊破1.35米厚的冰,法國破冰船破冰等級與“雪龍”號相同,放棄救援任務。
法國破冰船破冰等級與“雪龍”號相同,放棄救援任務。
圣誕前夜,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學考察船被困南極冰山雪海中,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和澳大利亞“南極光”號抵達遇險地準備救援,卻由于惡劣的天氣暫時無法靠近。澳大利亞“南極光”號破冰船能擊破1.35米厚的冰,法國破冰船破冰等級與“雪龍”號相同,放棄救援任務。
圣誕前夜,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學考察船被困南極冰山雪海中,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和澳大利亞“南極光”號抵達遇險地準備救援,卻由于惡劣的天氣暫時無法靠近。澳大利亞“南極光”號破冰船能擊破1.35米厚的冰,法國破冰船破冰等級與“雪龍”號相同,放棄救援任務。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23日將抵制國際海洋法庭召開的聽證會。21日,荷蘭政府就俄羅斯扣押“北極曙光”號破冰船以及綠色和平組織成員被捕一事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
據俄新網消息,荷蘭政府日前就俄羅斯扣押北極曙光號破冰船以及綠色和平組織成員被捕一事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路透社報道稱,荷蘭首相馬克·呂特高之前曾經稱,若周一綠色和平組織成員在俄羅斯的情況得不到解決,將向德國漢堡的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
據當地媒體10日報道,加拿大海岸警衛隊科研破冰船“阿蒙森”號上的一架直升機9日晚在返航時墜入北冰洋,3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阿蒙森”號是加拿大制造的T1200級中型北極科研破冰船,排水量5911噸,載有一架德國制造的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