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健全舉報制度,充分發揮“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作用。限期辦理群眾舉報投訴的環境問題,一經查實,可給予舉報人獎勵。
以下為《計劃》原文摘錄:
十、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三十三)依法公開環境信息。綜合考慮水環境質量及達標情況等因素,國家每年公布最差、最好的10個城市名單和各省(區、市)水環境狀況。對水環境狀況差的城市,經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取消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節水型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并向社會公告。(環境保護部牽頭,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衛生計生委、海洋局等參與)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內各地級市(州、盟)水環境質量狀況。國家確定的重點排污單位應依法向社會公開其產生的主要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主動接受監督。研究發布工業集聚區環境友好指數、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強度、城市環境友好指數等信息。(環境保護部牽頭,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參與)
(三十四)加強社會監督。為公眾、社會組織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規培訓和咨詢,邀請其全程參與重要環保執法行動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調查。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健全舉報制度,充分發揮“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作用。限期辦理群眾舉報投訴的環境問題,一經查實,可給予舉報人獎勵。通過公開聽證、網絡征集等形式,充分聽取公眾對重大決策和建設項目的意見。積極推行環境公益訴訟。(環境保護部負責)
(三十五)構建全民行動格局。樹立“節水潔水,人人有責”的行為準則。加強宣傳教育,把水資源、水環境保護和水情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高公眾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客觀規律的認識。依托全國中小學節水教育、水土保持教育、環境教育等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環保社會實踐活動。支持民間環保機構、志愿者開展工作。倡導綠色消費新風尚,開展環保社區、學校、家庭等群眾性創建活動,推動節約用水,鼓勵購買使用節水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環境保護部牽頭,教育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參與)
我國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水污染防治任務繁重艱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按照“地方履行屬地責任、部門強化行業管理”的要求,明確執法主體和責任主體,做到各司其職,恪盡職守,突出重點,綜合整治,務求實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依法依規狠抓貫徹落實,確保全國水環境治理與保護目標如期實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貢獻。
經審查,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促進中心符合相關法律關于環境公益訴訟原告主體資格的規定,屬于洛陽中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記者查詢了解到,本案則是首例由河南省內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也是我國第一起涉及跨省固體廢棄物損害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副庭長王旭光來到河南,跟鄭州中院、洛陽中院等7個中院和中牟縣法院等4個基層法院的環資庭庭長、副庭長坐到一塊兒,聊起了這兩年為了“碧水藍天”咱環資庭都做了哪些工作。
2012年起,市檢察院二分院轄區建立了橫跨三峽庫區9個區縣的跨區域環保檢察工作機制,集中審查起訴環保刑事案件。 身處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市檢察院二分院,正試圖以成體系的刑事司法組合拳,打一場生態涵養持久戰。
“她”,被人稱為母親、姐妹、女兒、妻子……,“她們”的身影活躍在社會各個領域。 【故事】由于孩子尚在哺乳期,經申請,85后大學生“村官”朱虹帶著4個月的寶寶和丈夫一同來京。
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以高票贊成通過了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這是環保法實施25年來的首度大修,同時也首次對環境公益訴訟作出了規定。新的環保法明確鼓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環保稅將取代排污費、第三方環評機構違法需承擔連帶責任等一系列新規。
環保國策入法固然必要,但國策的貫徹施行還得落實在具體制度中。“環保國策入法”的重要意義,必須要通過給社會更多法律賦權來實現。依2012年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55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從社會輿論看,生態文明建設應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然而,從政府治理方面來看,中央各部委之間、各級政府之間、各個部門之間還沒有達成政治共識。從現實看,這種政治共識是否達成,還取決于違法代價和環保標準的高低。
3月29日,河南省高院的新聞發布會上,省高院新成立的環境資源審判庭首次亮相。徐哲說,水、空氣等環境介質往往跨行政區域流動,跨行政區劃的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對于環境資源案件實行集中管轄,能有效克服地方保護主義。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領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記者12月10日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日前出臺《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實施方案》,推動建立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機制,不斷提高我省污染治理水平。
數據顯示,近年來環保部門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打擊力度在不斷加大。2013年,最高法最高檢司法解釋出臺后,環保部門向公安部門移送的案件有700多起,超過了以往10年移送案件總數。2014年上半年,環保部門向公安移送案件達800多起,超過了2013年全年的總數。
在20個月中,草案經歷4次審議,最終定稿。
昨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環保法修訂案。新環保法還明確: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因污染大氣被訴訟索賠3000萬元。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新環保法今年開始實施,首次明確了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年初,針對公益訴訟條款的兩高司法解釋出臺,詳細規定了如何進行公益訴訟。昨天,環保部主管的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向山東省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訴狀,對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污染大氣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索賠近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