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4月11日電 領導干部被“溫水煮青蛙”式腐敗擊倒最近又多了一個鮮活案例。貴州省委原常委、遵義市委原書記廖少華受賄、濫用職權案最近在西安一審宣判,廖少華為自己的貪腐付出了有期徒刑16年的代價。廖少華反思稱,自己是被身邊朋友以“溫水煮青蛙”拉下了水。
這一反思折射出來的部分干部心態令人深思。從近期披露的多位落馬官員的悔過書中,不難梳理出這樣一條類似的犯罪軌跡:腐敗往往始于一些“朋友”間的小恩小惠,官員身處其中毫無警覺,膽量被“溫水”煮熱之后越來越大,直至演變為明目張膽的權錢交易。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防微杜漸本是領導干部筑牢反腐“防火墻”的基本功,但面對各種利益和誘惑的“圍獵”,他們卻迷離了雙眼,放松了警惕。在一些干部看來,收受一張購物卡、笑納一盒月餅、吃一頓飯或許只是小事,甚至有人將其視為“工作需要”或“人情往來”而樂此不疲,直至踐越“底線”。
毋庸諱言,無論是被古玩、玉器等“雅賄”腐蝕的倪發科,還是定期與利益輸送伙伴把酒言歡的季建業,抑或“覺得收了好朋友的禮不會有事”的廖少華,他們上任之初都曾抱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雄心壯志,也曾在各自分管領域做出過一些成績,但其腐敗墮落之路也正是始于他們眼中那些無傷大雅的“小事”。當廉潔的陣地失守,所有的成績都會黯淡無光。
廉潔無小事,作風無小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黨風廉政建設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漸,不要溫水煮青蛙。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他再次強調,“可以說所有腐敗問題起初往往都是從作風失范開始的……幾頓飯,幾杯酒,幾張卡,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一失足成千古恨。”
總書記的告誡語重心長,值得廣大干部警醒。“夫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不少官員落馬后都對自己的“第一筆受賄”悔不當初,坦言如果有人能提醒、監督一下,或許就不會有今日的牢獄之災。然而,最好的反腐“守門員”正是自己,黨紀國法就是不可逾越的“紅線”。落馬官員并非不知“紅線”何在,關鍵在于從一開始就沒有樹立“底線”意識,沒有時刻用心中戒尺約束自己。
小節失范,大節難保。對領導干部而言,廉潔好比是1,尊嚴好比是0,廉潔出了問題,一切都等于0。廖少華們的前車之鑒表明,時刻保有“底線”意識,慎微慎初,防止落入“溫水煮青蛙”的陷阱,應當成為廣大領導干部的“必修課”。(記者陳晨、石志勇)
揮手作別即將過去的喜氣洋洋的“羊”年,拍手迎來即將到來的歡天喜地的“猴”年。祖國的大地,洋溢著辭舊迎新的氣氛。
有位朋友,離開原來的公司十年后,還時常夢見被過去的老板追殺。如今,她做了老板,有了“追殺”他人的資本,回首來時路,她說前上司絕對不是穿Prada的惡魔,甚或在其他人眼里是還是穿Chanel的淑媛,自己那段噩夢似的經歷實在是因為初入職場,缺乏底線,長得就像砧板上的黃瓜——欠拍。
從目前媒體披露的蔣潔敏、冀文林乃至周永康家人的違紀違法情節來看,這些“大老虎們”至少逾越了以下底線: 首先是道德底線。守得住底線,則能順利工作和生活;守不住底線,遲早會在工作和生活上出問題。
只有堅守“底線”,才有網絡空間的真正自由。昨天,上海7家互聯網行業協會發出堅守“七條底線”倡議書,體現了上海互聯網業界的“底線自覺”,反映了在互聯網上凝聚共識的決心與信心。
本想“謠動中國”,卻“玩火自焚”;本想名利雙收,卻“身敗名裂”。網絡名人“秦火火”“立二拆四”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和非法經營罪被刑事拘留,對意欲借助網絡成名的人而言,無異于一記警鐘。
最近,有關部門舉辦了“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邀請了一些微博大V參加,據稱與會者達成共識,共守“七條底線”:一是法律法規底線;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底線;三是國家利益底線;四是公民合法權益底線;五是社會公共秩序底線;六是道德風尚底線;七是信息真實性底線。相比于過去的“無為而治”,近期官方媒體有意識地推薦一些文章,宣揚名人社會責任的七條底線,提倡正能量,是對網絡輿論空間的激濁揚清。
如果信息無人信,善惡無從辨,秩序無人管,互聯網陷于混亂境地,毫無公信可言,付出成本的將是整個社會,危及的是老百姓。就互聯網自身而言,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技術的進步,網民的熱追,使得網絡一直處于跳躍性的進取之中。
根據“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速目標為7%。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主要宏觀經濟數據,盡管經濟增速稍緩,但一系列數據顯示,目前的中國經濟仍處在平穩運行的通道中。
在經歷了6月的極度悲觀之后,7月股市迎來轉機,令投資者“回心轉意”的關鍵是政策預期出現積極變化。專業分析人士的解讀也不盡相同,總體來看可以分為“重增長”、“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和“繼續調結構”三類。
過度頻密的推杯換盞、不分場合的稱兄道弟……過于緊密的官商關系,易于滋生難測的后果。一些代表委員呼吁;官商交往在所難免,但應切記交往有“道”,守住“底線”;勾肩搭背、不分彼此的交往方式,會給權力的使用、自身的前途埋下重重隱患。
點評:“敢當孫子”無疑是公仆精神的一種體現,民眾并不奢望官員們能叫百姓一聲“大爺”,但對公仆精神的焦慮與呼喚,卻是實實在在的。點評:“官員窩里斗”,現實版的官場《宮心計》,如此發酵的猜想事關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官官相殘”背后的深層原因,著實需要梳理和正視。
過度頻密的推杯換盞、不分場合的稱兄道弟……過于緊密的官商關系,易于滋生難測的后果。一些代表委員呼吁;官商交往在所難免,但應切記交往有“道”,守住“底線”;勾肩搭背、不分彼此的交往方式,會給權力的使用、自身的前途埋下重重隱患。
獨家爆料,揭秘新聞背后的故事。
為做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證廣大群眾的飲食和用藥安全,全力服務好商丘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商丘市食藥監局開展了多項扎實而有效的行動。
(記者杜丁)對學生體罰、言語“損人”的教師都屬于觸犯師德“底線”,將被立即解聘。據介紹,今年9月,東城區將出臺一系列教師人才建設措施,不僅涉及師德還涉及人才引進、教師獎懲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