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落日,大漠孤煙。75歲的維吾爾族退伍老兵艾買爾 依提,重情重義、守信守諾,扎根南疆邊陲葉城烈士陵園45年,帶領全家為犧牲戰友守墓——
戰友,我用一生守護你
艾買爾 依提撫摸著陵園英烈墻上的烈士姓名,寄托著自己對戰友的無盡思念。許必成
(一)
戈壁無垠,夕霞一抹。當清明祭奠的人群漸漸隱去,艾買爾 依提又如往昔一般,開始了陵園內的獨自逡巡。走過棵棵樹,撫慰每座碑,他用刻滿歲月龜裂皺紋的手,輕輕觸摸著大理石紀念墻上的烈士英名。指尖傳來的冰涼,勾起心中深深的思念與痛徹。遠離那場戰火硝煙已經53年了,艾買爾 依提卻覺得往昔就在眼前。守護著座座英雄冢,戈壁灘上呼嘯的北風,又如吹響的戰號一般,讓他想起了那些同生共死的戰友,想起了那些青春躍動的面龐,想起了戰斗打響前彼此的約定。“海拔4500多米的喀喇昆侖山邊防前線,風大雪急,氣溫達零下30多攝氏度。戰斗打響前一夜,我和戰友們冷得無法入睡,索性靠在一起相互取暖。有戰友指著天上的星星說,那顆星星下就是我的家鄉。如果我犧牲了,記得替我掃掃墓,回家看看爸媽。”逝者的心愿,成為生者一輩子無法割舍的牽掛。1968年4月,服役8年的艾買爾 依提光榮退伍返鄉。兩年后,他和妻子阿依吐爾森帶著出生剛六個月的孩子,搬進了位于戈壁灘上的新疆葉城烈士陵園,一守就是45年。如今,朝氣青年已是滿鬢斑白。清明時節,站在221名烈士墳冢間,淚水盈滿艾買爾 依提已經有些混濁的眼眶,他動情地說:“戰友們,當年的約定我做到了。”
(二)
滾雷英雄羅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戰斗英雄司馬義 買買提……除了12位無名英雄的事跡以外,艾買爾 依提對烈士陵園內其他“朝夕相處”的戰友如數家珍。“與英雄光芒四射的一瞬不同,我只想把我的一生獻給英烈戰友。”面對生活的無數種可能,艾買爾 依提心如止水,先后做出了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的兩次選擇。1960年4月,已經在喀什醫學院就讀兩年半的艾買爾 依提,面對祖國邊關的召喚,毅然選擇投筆從戎。一些朋友善意提醒:“不要去,畢業后當個醫生多好。”“窮苦人能翻身做主人,窮孩子能讀上書,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懷。現在國家和軍隊有召喚,我責無旁貸!”1970年,葉城縣公開招募烈士陵園守陵人。令人大感意外的是,當時已經是佰西熱克鄉中學校長的艾買爾 依提,毅然選擇報名。“當時有人說我腦子進水了,其實他們哪里懂得什么叫生死戰友情!”艾買爾 依提激動地說,“司馬義 買買提是我的班長,每次遭遇戰,他總是端槍沖在最前掩護大家,如山般的身軀最終倒在槍林彈雨中,沒有他,哪有我!還有一次在與敵人進行肉搏戰時,我被一個敵人壓在身下,危急時刻,一名漢族戰友沖上來,拼著命把我救起來!當時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友,如今就有六人埋骨葉城烈士陵園!能一輩子守著他們,我覺得,值了!”
(三)
“風蕭蕭的路上,多少金戈鐵馬和多少雨雪風霜;你一定在路上,征塵依然飛揚,你將兒女情長,折疊好藏進戎裝……你走得如此匆忙,我沿著你的目光,追趕你的方向,我看到鮮花開滿山崗。”這是一首時常在葉城烈士陵園回蕩的軍歌,也是艾買爾 依提老人的最愛。伴著歌聲,他帶著前來拜謁烈士的人們,走過茂密的蒼松紅柳、走過高聳的標有“保衛祖國邊疆的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走過莊嚴肅穆的陳列館,走過刻有烈士姓名的大理石紀念墻。外人不知,這座如今已經頗具規模的烈士陵園,飽含著艾買爾 依提老人多少艱辛的付出。45年來,他就像戈壁紅柳一般,和寂寞作伴,與艱苦為伍,在烈士陵園的戰位上綻放出令人贊嘆的生命光芒。1970年艾買爾 依提剛剛履職葉城烈士陵園時,這里還僅僅只有一座碑、一家人。陵園四周戈壁環繞、人煙稀少,時常風沙漫天。為了讓犧牲戰友有一個好的安息環境,艾買爾 依提帶領家人開始在烈士陵園內植樹。沒有樹苗,就四處去化緣;不通自來水,就趕著驢車去五公里外的地方運水;風沙太大,就一塊一塊壘起擋風墻。45年寒來暑往,這個往昔寸草不生之地,如今已有6000多棵蒼松紅柳拔地而起,放眼一片郁郁蔥蔥。“為了烈士陵園,爸爸真是不惜命!有一次在運水途中,爸爸不慎摔傷,醫生要求臥床休養三個月,結果一個月不到,他就執拗地辦了出院手續,說是放不下這群犧牲的戰友。”艾買爾 依提的兒子艾尼瓦爾說,“爸爸也很用心,他按照漢族的習慣,在羅光燮、王忠殿等漢族烈士的墓碑兩側栽種了青松翠柏;在司馬義 買買提等維族烈士的墓碑兩側栽種了桃樹。他說這是因為維族同胞喜歡果樹,這樣做可以讓地下的戰友春見桃花、秋聞果香。”
就在烈士陵園的門口,有兩間簡易房,這里住著的是徐廣甫,他是這個陵園的守陵人,而到他,已經是徐家的第二代守陵人了。
清明節前夕,社會各界群眾紛紛前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向長眠在這里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哀思。
在國家第三個烈士紀念日上午,武警商丘支隊官兵在烈士陵園隆重舉行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整個儀式莊嚴肅穆。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頌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在父母及部隊代表護送下,馬里維和犧牲戰士申亮亮的骨灰終于回到了老家焦作溫縣,6月13日上午,申亮亮的骨灰在溫縣烈士陵園正式安葬,成為葬入溫縣烈士陵園的第135位烈士。
為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近日,正陽一小組織六年級任課老師及全體少先隊員代表全校師生到縣烈士陵園舉行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遺志”的祭掃活動。
為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8月28日上午,市工商局黨員干部在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永凱的帶領下,前往禹州市烈士陵園開展緬懷先烈活動。
商丘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位于永城市東北25公里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為紀念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
清明小長假昨日畫上句號,緬懷先人的祭祀潮也進入了尾聲。記者從鄭州烈士陵園了解到,今年清明祭掃時間早,周期長,高峰日相對集中。今年除了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祭掃的人數也有所增加。
28日,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運抵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當日12時50分許,40余輛軍用卡車駛進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車輛上懸掛著印有"烈士業績永載史冊"、"祖國和人民永遠銘記你們"等字樣的條幅。
4月18日,耿諄之子耿碩宇向許昌市烈士陵園捐贈了父親的遺物,完成老人的遺愿。遵照父親的遺愿遺囑,耿碩宇將父親骨灰中的兩枚彈片,以及父親用過的文房用具、圖書、衣物、書法等9類共計19件遺物,捐贈給了許昌市烈士陵園。
”近日,有讀者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在隆化縣境內的一塊指示牌上,將“董存瑞烈士陵園”寫成了“董存瑞烈土陵園”,而且這個指示牌已存在好多年了。
5月12日,網友“童言無忌”發在天涯社區《三亞高樓與西沙海戰陵園搶山頭》的帖子,引起眾多網友圍觀。開發商三亞天泓地產公司董事長、總裁張振豪向商報記者表示,項目開發手續齊全,這是別有用心的人想訛詐。
“我愿獻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業……”全體民警緊握右拳,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詞響徹了清豐縣烈士陵園上空。
河南福壽園工作人員廖女士透露,園內不允許放鞭炮,建議少燒紙或不燒紙,并免費提供心愿卡和黃絲帶,讓祭掃人群表達緬懷之情。
3月27日上午,鄭州師院附屬實驗中學團委組織部分團員青年到鄭州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節掃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