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這“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歸根結底要體現為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和人民生活較快改善。現在,我國距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5年多的時間,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是進一步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任務。
從目前的實際發展進程來看,在社會建設和民生方面,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還有一些“短板”,我們必須認清這些“短板”的癥結所在,拿出有力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一、民生“短板”發生的階段性變化
改革開放37年來,我國人民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到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再到現在的住房、汽車、保險,變化之快超出想象。與此同時,民生的“短板”也發生了深刻的階段性變化。
1.民生“短板”從溫飽問題向生活質量問題轉變。
我國已經跨越生活的溫飽階段,解決13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對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來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居民生活消費層級不斷提升,以房、車、休閑、旅游、通訊、網購引領的新型大眾消費此起彼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氣清潔、滿意度、幸福感等都成為衡量生活質量新指標,一個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的新階段已經開始。
2.民生“短板”從收入增長速度向收入分配機制轉變。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速度一直低于GDP的增長,近幾年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出現與GDP增長同步和跑贏GDP的情況。在勞動力供求關系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勞動工資的平均水平,特別是初級勞動力市場的平均工資水平在快速增長。但收入差距過大、有效激勵不足、分配不合理不公平現象比較突出、中等收入者比例較低等始終是一個“短板”問題,到2020年實現橄欖型分配格局任務艱巨。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理順收入分配的秩序,關乎民生大事,關乎發展方式轉變,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完善。
3.民生“短板”從就業總量問題向就業結構問題轉變。
我國就業總量的壓力目前已有所緩解,一是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就業取得明顯成效;二是就業彈性較大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產出總量中第三產業比重超過了第二產業,發揮了就業拉動作用;三是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深刻變化,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和勞動力人口總量都已開始下降。但就業結構問題進一步凸顯,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就業面臨嚴峻形勢,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由于農村勞動力的普遍老齡化遇到更大的困難。在我國經濟增長下行的情況下,就業政策選擇必須高度關注這一新的變化趨勢。
二、民生“短板”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
1.收入差距過大是民生“短板”的焦點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為了打破長期以來低效率的“大鍋飯”分配體制,我國實行了“讓一部分人和地區先富起來”的大政策,極大地激發起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資源配置效率大幅度提高。但與此同時,城鄉、地區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也不斷擴大,成為引發各種社會問題的深層原因,也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解決收入差距問題的呼聲很高。近年來,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調整收入分配,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數2008年達到最高點0.491之后開始回落,到2014年已經連續6年收入差距在緩慢縮小。這種回落得益于三個重要因素:一是作為收入差距主因的城鄉差距開始縮小,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經連續4年增長速度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城鄉收入差距13年來首次降至3倍以下;二是區域差距得到控制,相對發展滯后的中西部地區已經連續近10年經濟增長速度快于比較發達的東部地區;三是在初級勞動力供給出現結構性短缺的背景下,農民工工資出現持續增長的態勢。這種收入差距縮小趨勢是否能夠穩定持續還不是很確定,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間達成均衡難度很大。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會觸動一些剛性利益格局,但目前無論從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還是從轉變發展方式、激發社會活力來說,解決收入分配機制這一民生“短板”的焦點問題都已勢在必行。
2.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就業是民生“短板”的熱點問題。
溫飽問題解決以后,就業成為我國最大的民生問題。我國勞動力市場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所謂“藍領”就業市場與“白領”就業市場的分割。一方面,目前“藍領”就業市場的供求關系出現深刻變化,供大于求的局面開始扭轉,中國的失業率在經濟增長速度下行的情況下并沒有出現顯著惡化,反映真實失業情況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與統計口徑有一定局限的城鎮登記失業率非常接近,約在5%左右,這在過去經濟增長速度下行的時候是從未有過的,可以說是一種意外的驚喜。另一方面,“白領”就業市場仍然呈現明顯的供大于求,盡管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但現代服務業增加的就業崗位仍然滿足不了不斷增長的大學畢業生求職需求,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就業,成為擴大就業的重點人群。
3.減貧是民生“短板”的難點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數億人擺脫了貧困,為全球反貧困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得到相關國際組織和世界輿論的高度評價。進入21世紀后,中國的農村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2011年開始,中國把農村扶貧標準大幅度提高到人均純收入2300元/年,這大概已經相當于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每人每天收入2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按此新標準計算,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7017萬人,年均減貧1400多萬人。按此速度計算,到2020年可以實現基本消除貧困的目標。但目前我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這些地區或是自然資源貧乏,或是生態環境脆弱,或是生存條件惡劣,而且往往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嚴重滯后,減貧難度比過去大幅度增加。
4.老齡化是民生“短板”的新問題。
我國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巨變,老齡化的速度比原來預測的要快許多,老齡化問題從一個中長期問題演變成需要立即著手解決的新問題。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億人,占總人口的近15%,而且現在每天有2.5萬人邁入老年,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負擔系數(老人和兒童占總人口的比例)持續下降的趨勢出現轉折。人口老齡化對中國的養老保障體制提出嚴峻挑戰,面對家庭的小型化趨勢和獨生子女的新一代,中國千百年來的家庭養老模式和社會倫理規范都在發生變化。龐大的養老規模需要巨額資金,但我國必須迅速建設廣泛覆蓋的社會養老安全網,同時又要防止福利的快速增長成為經濟增長的沉重負擔,處理好養老保障水平剛性增長與經濟發展周期波動的矛盾,成為中國在發展中要應對的重要挑戰。
三、解決民生“短板”的政策選擇和舉措
1.深化改革,下大力氣理順收入分配的秩序。
我國收入分配的調整面臨很好的時機,城鄉和區域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開始扭轉,民眾對收入差距的態度趨于理性。要抓住有利時機,全面深化改革,爭取用五年的時間,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理順收入分配的秩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社會和諧。一是在今后的發展中要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如期實現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二是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的收入,特別是提高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大膽試點,分布有序進行,努力盤活鄉村沉淀的資產,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要下鄉,國土規劃不能忘掉農村,要讓農村居民逐步過上城鎮生活質量的日子;三是要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公務員薪酬標準,在參照企業管理人員工資水平、地方平均工資水平和物價指數的基礎上建立公務員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2.就業和創業相結合,努力增加就業崗位。
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就業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社會問題的連鎖反應。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就業市場,拆除勞動力進入市場的各種門檻;二是進一步轉變產業結構,增加新型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就業崗位;三是實施大力扶持吸納就業較多的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稅收等政策;四是把農民工技術培訓放在重要位置,提高農民工縱向流動的能力;五是把鼓勵創業放在與鼓勵就業同等重要的位置,積極發展以互聯網、物聯網等為平臺的新型靈活就業形式。
3.以減貧結果為導向,實施精準扶貧戰略。
以減貧結果為導向,就是要將扶貧資金分配與扶貧目標任務、減貧效果掛鉤,扶貧資金不能以任何理由被挪用,更不能“打水漂”。所謂精準扶貧,一是要精準識別貧困對象,扶貧資金要落實到戶,不能冒領,不能隨意擴大扶貧范圍,也不能把貧困縣帽子當作獲取扶貧資金的路子,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運行;二是要精準實施扶貧措施,認真總結扶貧經驗,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抓住關鍵“短板”,采取開發扶貧、生態扶貧、移民扶貧、教育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信貸扶貧、項目扶貧等不同措施;三是精準制定減貧目標的路線圖、時間表,決不能讓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掉隊。
4.發展“銀發”事業產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隨著我國老齡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均經濟社會發展產出能力也在提高,所以不能完全把老齡化看作負面因素,要積極發掘老齡人口的潛力。要認真研究人口結構的深刻變化和變化速度,充分考慮撫養成本和生育觀念的轉變對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的影響,適時采取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政策。要精準評估就業要求與延長退休年齡之間的均衡,分步驟、分階段實施漸進延長退休年齡政策,從腦力工作崗位向體力工作崗位延伸。
“汴京富麗天下無”,這句形容河南開封的詩句,囊括了這座千年古城最輝煌時的風采。” 對于開封產業存在的短板,開封市委書記吉炳偉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對于如何去“補齊”,他也亦然開始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態勢,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穩定宏觀經濟政策,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措施,而是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實行定向調控,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依靠“強刺激”拉動經濟增長,定向調控將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堅實的基礎。
現階段,木門市場上產品多為如出一轍,木門產品的同質化現象也是十分嚴重,甚至現階段的木門行業還有許多事經過貼牌生產,不僅在國外市場毫無競爭力,也使得整個國內市場如一潭死水。目標精準化、形象國際化、品牌年輕化、終端精致化,國內木門業正努力讓中國的民族木門品牌為世界所認知和接受。
武漢有位“紙條姐”最近經長江日報和人民日報報道后走紅全國。公共服務要做到群眾滿意,必須依賴公務員的職業操守和職業能力,需要像“紙條姐”這樣在本職崗位上盡心盡責履職的公務員。
電井灌溉工程降低了種植成本,病險水庫加固工程降低了災害系數,飲水安全工程提高了健康指數,“兩保”工程增加了生態美的倍數……一系列惠民富民的招數,群眾心里有數,對黨和政府更加擁護。
映象網訊(記者 張曉輝 郭翼 通訊員 馬領海) 7月10日下午,三門峽義馬市人民法院召開2015年上半年工作講實會,客觀公正評價上半年工作,認真部署推進下半年工作。黨組書記、院長董書軍對下半半年工作提出具體要求。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李惠生主持會議。
與其自傳《艱難抉擇》的書名不同,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自2013年2月卸任以來,一系列的行動似乎從沒有顯示出她重啟白宮之路會是另一個難做的決定。2008年,65歲以上的美國選民有57%的票投給了希拉里,但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卻把59%的選票投給了奧巴馬,后者的競選口號就是“變革”。
與其自傳《艱難抉擇》的書名不同,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自2013年2月卸任以來,一系列的行動似乎從沒有顯示出她重啟白宮之路會是另一個難做的決定。2008年,65歲以上的美國選民有57%的票投給了希拉里,但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卻把59%的選票投給了奧巴馬,后者的競選口號就是“變革”。
提起《辦法》,張思森高興地說:“有了應急救助基金兜底,醫院收治急病患者少了顧慮,可以放心放手履行自己的使命了。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低收入家庭成員等因突發事件和意外事故造成人身傷害,且符合急危重癥搶救標準的病人
記者從南充公交公司了解到,因車輛老舊,車頂漏雨,一名23路公交車司機無奈在駕駛室內頭頂塑料袋,行駛在瓢潑大雨中。(6月10日《華西都市報》) 對于公交漏雨,司機頂塑料袋開車,網友看到的是“司機很敬業”。
12月16日,胡信東早早出現在武漢東湖賓館會議中心門口,迎接東風公司和雷諾的高管
11月中旬,鄭州市很多中學都進行了高三的期中考試,王若昕就是參加本次考試的一員。《映象高考談》從同學中了解到,若昕的各科成績雖然不是整個班級最突出的,但每一門都很平衡,依靠綜合成績穩穩地進入了班級前三名。
9月25日上午,習近平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講話。截至目前,已經有26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召開了民主生活會,集中反映出各地普遍存在調研走樣、脫離群眾、怠惰自滿、鋪張浪費等四大問題。青海、甘肅、重慶、北京、天津、吉林、江蘇等至少13地民主生活會中承認,文山會海問題突出。
鄭州市暢通辦規劃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州還計劃在足額配建停車場的同時,大幅度提高路邊停車場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