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5日,是紅旗渠總干渠竣工通水50周年紀念日。半個世紀之前,河南林州人民憑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和犧牲精神,在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削山拓路、臨壑架橋,苦戰十個春秋,建成了一條“人間天河”,有效地解決了林州的飲水灌溉問題。改寫了這方水土的歷史,留下了一個時代的奇跡。
絕壁上的“人間天河”從20世紀一路流淌到今天,紅旗渠的精神也滋養了一代中國人。這個人間傳奇,不但體現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豪情壯志,而且展示了當代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不但在社會主義艱辛探索時期為各領域作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示范,也為今天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重大戰略布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了巨大的正能量。
紅旗渠傳承了艱苦奮斗精神。艱苦奮斗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是黨帶領人民從苦難走向輝煌的重要精神力量。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下,紅旗渠精神更要成為砥礪奮進、開拓進取的一個標桿、一面鏡子,引導各行業、各領域謀實事求實效、發奮圖強,適應經濟新常態、自覺擔當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任務。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紅旗渠精神應該成為我們破除陳規陋習、體制弊端,涉險灘、破藩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力。
紅旗渠凸顯了群眾意識、宗旨意識。修建紅旗渠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林州人民祖祖輩輩期盼的吃水問題;修建紅旗渠的過程,是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生動寫照。紅旗渠始終在提醒著今天的黨員干部:只有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我們的各項事業才能持久而成功。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紅旗渠精神誕生50年來,不斷與時俱進,彰顯時代價值,已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精神財富,成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的歷史時期,在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上,它必將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拓展和提升,為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
許繼集團,作為引領國內電力裝備技術發展潮流的行業翹楚,一直以來致力于打造我國特高壓輸電新技術,憑借其超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人才的不斷培養和引進,正不斷改變著行業發展的歷史,創造了40多項“中國第一”和20多項“世界第一”。
“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二七區馬寨鎮閆家咀小學、劉胡垌小學、水磨小學等學校均以紀念“五四”運動96周年暨建團93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了以 “凝聚青春力量,弘揚五四精神”為主題的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翻看各機構所選擇的年度熱詞,一個鮮明的感受也是,主流話語表現“強勢”,正在成為凝聚社會共識的主心骨。對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信心與認可,其實是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改革道路、發展思路的信心與認可,是對我們找到的“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的認可。
在全市上下緊緊圍繞“開放招商、服務企業、優化環境”,奮力推進洛陽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之際,我們帶著全市青年的希望和重托,在此召開青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青聯組織作為黨領導下的各族各界青年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團結和凝聚各行各業杰出青年人才的組織,是社會群體中最具創新精神、最具開拓意識、最富發展潛能的一部分,是推動我市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為了更好的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開放招商大局,引導廣大青年積極投入全市招商工作大潮,在全市開放招商工作中建功立業,市青聯特提出如下倡議:
2014年1月11日由映象網教育頻道攜手河南私家車廣播以及康橋九溪郡共同舉辦為新鄭龍湖實驗小學捐書的活動圓滿成功。
1月12日下午,全市1600余名參加縣處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訓班的學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當日上午培訓班的授課內容,開展了深入熱烈的分組討論。在觀點的交鋒和智慧的碰撞下,轉型升級的方向越來越明確,思路越來越清晰,信心也越來越堅定。
“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如是強調。
習近平同志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闡明了利用網絡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意義。
在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和全國文明縣城工作中,社旗縣上下齊心,逐項落實,使“雙創”活動健康推進。
承載著388萬龍都人民的殷切期許,承載著2015年的使命和重任,濮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今天勝利開幕。來自全市各條戰線、各個行業的人大代表齊聚濮陽,共商趕超發展大計,共謀富民強市良策。我們向各位代表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
中原夢能夠凝聚起前進道路上無數的正能量。把夢想照進現實,需要責任與壓力的共擔,需要最大限度地聚合起河南社會的正能量。 現在,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聚合正能量,整裝再出發,“中原夢”的實現并不遙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雷鋒精神為鏡,可以知榮辱。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我們需要有雷鋒精神這樣一面鏡子,正言行、正內心,提醒自己揚正氣、樹新風、重操守。
“七條底線”是對網絡發言中不良現象的一次合理糾偏,也是對建立理性公共輿論空間提出的約束性規范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的話語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形成了一個異常復雜又精彩紛呈的網絡輿論場。
在四川農村地區,廣大黨員干部以鄉村壩壩會、農村文化表演、現場書畫等的形式開展宣講,結合百姓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講政策、解疑惑。12月7日,一場生動的群眾討論式宣講讓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前進街道居民大呼過癮,通過身邊人結合身邊事宣講的全會精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