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數萬墓地現20年繳費“到期潮”,誰來守護逝者安寧?
又到清明祭掃時。近日,一些地方的群眾在為親人掃墓時,發現墓園里張貼了繳費通知,甚至有工作人員在墓地“守株待兔”等待逝者家屬。
“新華視點”記者了解到,山東、北京、遼寧、重慶、內蒙古、云南、廣西等地均出現了墓地20年繳費“到期潮”,至少有數萬墓穴的繳費期已到,面臨續交問題。到期后的墓地究竟該怎么辦?
多地數萬墓地現“到期潮”,工作人員蹲守等待失聯家屬繳費
民政部1992年發布的《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經營性公墓的護墓費一次性收取最長不得超過20年。
“打電話、貼告示,再不行就安排工作人員蹲守。”沈陽骨灰入土植樹紀念林經理紀書忠說,墓園有數萬墓穴已經過期,不得不如此尋找“失聯”的家屬,“如果再找不到以后就只能在報紙上發公告了”。
沈陽回龍崗墓園也采用類似方式尋找無主墓的家屬。墓園服務中心主任李樹堯說,成立于1993年的這一墓園,至今已有上千個墓穴到期。其中,有三分之一墓穴已經與家屬“失聯”。
北京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透露,北京33家經營性公墓中,面臨到期問題的約有10家。
北京八寶山人民公墓新聞發言人倪曉鋒介紹,現在八寶山人民公墓共有6萬多個墓穴,到期和面臨到期的有超過3萬,其中已經完成續租的墓只有六七千。“有些墓地50多年前就有了,聯系方式早已經變更,有些親屬多年沒來,現在只能維持現狀。”目前,八寶山人民公墓采取按不同區域,分期分批辦理續租業務的方式,對破損嚴重、無法維持到下一周期的墓穴實行改造再續租的方式。
記者從青島百齡園公墓、九峰陵公墓等了解到,使用合同到期的墓穴也已經超過一萬個,其中九峰陵公墓使用合同到期但至今沒有續費的墓穴千余個。
墓園的“積極之舉”背后有現實的無奈。記者了解到,近兩年,遼寧省一些城市公墓內已滿20年的墓穴,主動交費的喪戶不到一成。這使墓園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尋找家屬。青島百齡園等甚至還在其官網上貼出了“催款通知”。
中國殯葬協會會長戚學森說,20年是墓穴管理費的收費期限,而不是墓穴租約期限,也就是說,只要雙方有約定,就可以永續租用,只要雙方沒有撤銷合同的意愿,單方面是不能停止合同的。
到期墓地怎么續、交多少、交多久均不明確
記者調查發現,現行的法律法規對墓地到期后的處理少有涉及,墓地到期怎么續交、按什么價格續交等細節問題均沒有明確的規定,給到期墓地的處理帶來了難度。目前,全國多數地區處于監管“真空”,出臺了明細規則的各地,對續交時間、續交標準的差別也很大。
201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民政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殯葬服務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繳費到期后的墓穴,群眾申請繼續使用的,公墓經營單位收取的公墓維護管理費由各地價格主管部門依法納入地方定價目錄,收費標準按公墓維護管理的實際成本及合理利潤核定,具體由各地確定。
青島市物價局收費管理處處長于紅軍說,青島2013年起兩度發文明確續交公墓管理費問題,目前,百齡園公墓和九峰陵公墓收取公墓維護管理服務費的標準為每年200元,繳費期原則上為5年。
此前,濟南市物價局2010年也發布《關于玉函山安息園到期墓穴護墓管理費標準的通知》,對已經期滿20年的普通型公墓(原售價10000元以下)收取護墓管理費最高不超過15元/月,中、高檔型(原售價10000元以上)收取護墓管理費最高不超過25元/月。這一收費標準的執行期為5年,期滿后重新報批。
北京市民政局新聞發言人李紅兵表示,由于《殯葬管理條例》和《北京市殯葬管理條例》以及《公墓管理暫行辦法》將進行修訂,新規出臺前,北京墓地第一次續租暫定周期為10年,續租費用目前只按相關標準收取土地租賃費和墓地管理費兩項,“目前收費特別是管理費用明顯偏低,將等相關政策調整后再重新確定標準。”
記者梳理發現,全國針對續租問題出臺細則的地方并不多,包括沈陽在內的多地墓園都采用自行協商定價的方式進行續費,很多墓園續交的費用依然按照20年前的標準,遠低于維護成本。
以沈陽骨灰入土植樹紀念林為例,這一墓園八成以上是不設臥碑和石材底座的“純樹葬”。紀書忠說,“純樹葬”本身沒有墓穴費用,只收取管理費,“20年前就是三四百元,現在續交20年,總價還是只要三四百元。按這個標準維護墓園確實很困難。”
另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沈陽一些進行傳統葬的墓園,20年前墓穴價格一般在3000元左右,如果按照當年售價1%收費標準,每年僅為30元,即使一次性續交20年,也不過600元,很難保證維護的成本。
到期墓地需要解決四大難題
專家和業內人士指出,圍繞大波來襲的墓地“到期潮”,尚有四大問題亟需解決。
問題一:如何對無主墓進行法律上的認定?
1995年出臺的《遼寧省公墓管理辦法》規定,墓穴一次性收費最長不得超過20年,期滿后逾期3個月不繳納的,按無主墓穴處理。但包括回龍崗在內的墓園都并沒有對過期墓穴進行無主墓處理。
李樹堯說,所有的過期墓穴依然都保持原狀,連集中遷到骨灰塔都沒有做,萬一將來家屬找來有麻煩。但是,如果長期不按無主墓處理,會占用大量資源。希望有關方面盡快將政策進行明確和細化。
問題二:如何實現對無主墓的無害化降解處理?
傳統墓穴的石材使用量不小,從民俗上來說幾乎沒有循環使用的機會。紀書忠說,目前園內墓穴已經超過18萬座,其中有兩成的樹葬墓穴還留有臥碑和水泥底座,這些墓穴中不少也已經出現過期問題。和“純樹葬”相比,這些墓穴依然有石材的使用,即使將來可以進行無主墓處理,處理難度也會較大,而一般的傳統墓園處理難度就更大。
“無主墓并非真正無主,政府應該對其承擔一定的責任。”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喬寬元說,政府應鼓勵社會組織對這些無主墓進行集中保管和統一祭祀,人性化對待這一問題。
位于北京市通州區的通惠陵園到期無人續租的墓已有1000個左右,陵園主任武俠告訴記者,家屬除了可以選擇交納500元不到的費用續租10年,還可以免費使用“深埋式生態節地安葬設施”—觀音臺的服務,將逝者骨灰直接輸送至觀音臺下,自然分解,回歸大地。
問題三:如何在都市人口代際年齡的增加和“墓地危機”的現實困難下,實現繳費期限和使用期限的平衡?
《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2012-2013)》顯示,全國大部分城市的現有墓穴都將在10年內用完,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現墓地緊缺的情況。
喬寬元指出,墓穴的使用和繳費周期要兼顧土地資源緊缺的現實和百姓的接受程度,居民的代際年齡已經從十幾年前制定使用周期時的20年延長到了30年,應更加尊重社會現實和居民需求,制定合理的期限。
問題四:50年或者70年墓穴的土地使用時限到期后,該何去何從?
戚學森說,國家雖然規定了土地的使用期限,但并不等于期限到了就要“易主”。依法獲得土地使用權之后,只要土地使用的性質和獲得批復時是一致的,依然可以按相關規定延續對土地的使用,不存在土地使用權到期后墓地就要被平掉的情況。
多數受訪者表示,要解決上述問題,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到期墓地處理的相關細則,平衡墓園和家屬的利益,破除監管真空,探討適當延長墓地繳費周期,還需要大力倡導文明綠色殯葬新風氣,盡量減少土地的使用量。
清明時節,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周邊地區,墓園前擠滿了北京和上海的車輛。有人說,“生在北京、葬在河北;生在上海、葬在江浙”,河北和江浙的“異地墓”受寵,成為環大城市“異地墓”興起的現實注解。
清明時節,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周邊地區,墓園前擠滿了北京和上海的車輛。
在萊斯沃斯的大部分遺體尚未被確認身份,而墓地上放置了用記號筆書寫的墓碑,墓碑上僅僅寫著“身份不明”以及遺體被發現的日期。
超面積的墓地并不少見,花費數百萬元的“豪華墓”也頗為常見。有一些“豪華墓”是有錢人為了追求所謂的風水或者單純“斗富”;有一些是黨員干部違規修建“豪華墓”,有的存在受賄或貪污公款問題。
鄭州市殯葬管理處負責公墓方面工作的柏松透露,墓地使用年限原則上為20年,墓地購買費用中包括20年的管理費,一般20年為一個繳費周期。河南福壽園工作人員廖丹透露,他們也是采取20年為一個繳費周期,目前尚未遇到到期不續租的問題。
三年前,通過熟人介紹,鄭州一市民在滎陽臥龍山莊公墓購買了一塊墓地。原打算在逝者周年祭時遷葬至此,卻被告知不能遷入,購買者表示不能理解。
但此時丹恩才驚訝地發現,他購買的墓地已于1978年被再次出售,且一位名為奧布里·卡羅爾的男子已于1981年在該墓地下葬。對此,公墓銷售方表示,已將1665.5澳元的墓地款退還丹恩,但丹恩表示根本不認識任何叫奧布里·卡羅爾的人,且這塊墓地現在價值3600澳元。
考古學家日前在陜西省涇陽縣發掘了含有近300座西周時期墓葬的大型公共墓地。目前,涇陽太平堡墓地仍有近一半面積沒有發掘,專家推測這處墓地將擁有六七百座墓葬。
三河靈山寶塔陵園經營的是一家公墓,一旦該收購成行,福成五豐將成為A股第一家涉足殯葬業的公司。記者采訪民政部門人士了解到,墓地銷售屬于墓地服務業務,后者包括墓地銷售、陵墓設計及規劃、牌匾及墓石生產及安裝等以及其他落葬服務形式。
2014年08月06日,重慶,輕軌3號線童家院子站和金渝站之間,放眼望去,數百建筑預留墩林立 ,酷似墓地里的墓碑,場面壯觀,成為山城重慶的一道奇怪景象。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美攝影師森林中發現70余火車“墓地”
美攝影師森林中發現70余火車“墓地”
馬尼拉北部墓地是菲律賓全國最大的墓地,同時這里生活著成千上萬的菲律賓窮人。位于諾特區的這處公共墓地并不沉寂陰森,每天人聲嘈雜,熱鬧無比,形成了菲律賓特色的墓地貧民窟。(實習編輯李丹)
據報道殯葬企業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的消息刺激著很多人的神經。有網民稱天價墓地的背后是人們日益奢華的殯葬觀念更有借機發財、惡意炒作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