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3日電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食藥監總局組織抽檢“辣條”,抽檢結果顯示部分產品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防腐劑、色素以及菌落總數超標等問題。
“辣條”也稱為大面筋、素牛筋等,是一種常見的即食方便食品,屬于調味面制食品的一種。此類產品以小麥粉或其他谷物粉類為主要原料,添加食鹽、食品添加劑、香辛料及其它適量的輔料,經配料、擠壓、蒸煮、成型、調味、包裝等工藝制成,這種工藝在早餐谷物食品、面條等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抽檢的“辣條”產品主要來自中小學周邊商店、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辣條”銷售較為集中的場所,抽檢結果顯示部分產品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防腐劑、色素以及菌落總數超標等問題??偩忠巡渴鸶鞯厥称匪幤繁O管部門及時查處相應不合格產品。為了保護消費者食用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提示如下:
一、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辣條”,并留存購物憑證,特別是不要在無證攤販購買此類產品。購買時注意查看包裝是否完整,包裝標示的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配料表、“QS”標識、生產廠名、廠址、聯系方式等內容齊全;同時應注意產品有無油脂酸敗氣味以及油漬滲出問題,如有此類問題切勿購買。
二、鑒于部分“辣條”鹽分、糖分、油脂含量較高,建議不要過量食用,特別是兒童、老人及腸胃不適者,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適量食用。
三、消費者如發現購買的“辣條”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或發現違法生產經營“辣條”行為,可撥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圖為賀某偷竊的辣條。賀某多年前來紹興打工,由于嗜賭欠了債,為填平“窟窿”干起盜竊的勾當。據賀某供述,在小超市行竊比較方便,作案以來“百發百中”;選擇辣條、飲料等下手,是因為不易被發現,盜竊煙、酒等則很容易被發現。
從科學角度看待“食品安全事件”,才發現那些所謂的食品安全危機,原來不是那么回事。
片中,倆英國老頭在街上買了幾包零食,有魷魚絲啊鳳爪啊什么的,還有辣條。其實這次辣條真的是冤枉的,因為在BBC的片子里……
去年以來,全省破獲食品犯罪案件2078起,搗毀窩點696個,判決4214人?!袄睏l”成為重拳整治的對象,全省召回問題產品70余噸。
“辣條”是孩子們特別是中小學生愛吃的休閑零食,但安全問題一直堪憂。5月27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出加強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通知,“辣條”將迎來專項整治,被納入“方便食品”實施許可。
針對近期備受關注的“辣條”(調味面制品)食品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嚴格加強調味面制品等休閑食品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將其納入“方便食品”實施許可。
在此次活動期間,河南省食藥監局還向社會公示了12331投訴舉報電話,希望人們能一起積極行動,共同維護調味面制食品質量安全。
日前,北京市食藥監局發布最新期抽檢信息。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上述開胃絲產品由河南省汝州市湘汝食品廠生產,在本次抽檢中不合格項目為,檢出了不得含有的糖精鈉、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檸檬黃等。
近日,因媒體曝光生產環境臟亂差而備受輿論聲討的辣條,就是劣質“五毛零食”的代表。
24歲的石蕓(化名)躺在泌尿外科病床上。她被確診輸尿管結石及雙腎結石,之前,她曾把辣條當作早餐吃了七八年,醫生稱其結石病或與此有關。
一家沒有生產許可證的辣條作坊,在食品安全監管日漸加壓的背景下,從城市逃離至偏遠農村,且幾年來像“打游擊”一樣東躲西藏,負債經營,艱難求生。
“辣條”,最近被網民稱為“史上最牛零食”。從發生學的角度觀察,臟兮兮辣條的生產過程,無疑再次證明了食品問題的由來。在新華社記者的調查之后,辣條的不衛生生產狀況,或許會引發相關監督部門的深度關注。
說起辣條,你一定不會陌生。小于老師小時候在某一階段也非常愛吃,可能天性怕辣吧,吃辣條的習慣就沒能保留下來。我們知道,吃辣條的主要人群并非成年人,而是學生。所以,我們走訪學校周邊的小店時,看到各式各樣的辣條琳瑯滿目,學生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們知道,辣條吃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為什么呢?小于老師來告訴你。
日前,網傳留守姐弟吃辣條亡。發生不幸的姐弟倆,姐姐小文7歲,弟弟小偉5歲(均化名),姐弟倆平時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去年以來,全省破獲食品犯罪案件2078起,搗毀窩點696個,判決4214人?!袄睏l”成為重拳整治的對象,全省召回問題產品7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