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申冬奧與國家發展同步、與城市規劃契合、與全民健身共振,申辦工作向前邁進的每一步都是那么堅實有力。兩座城市的共鳴,一個區域的福祉,億萬人民的向往,這就是京張申冬奧之于前進中的中國意義之所在。
當申冬奧與國家發展同步、與城市規劃契合、與全民健身共振,申辦工作向前邁進的每一步都是那么堅實有力。也正是將申辦工作融入區域發展的構想與實踐,使得申辦冬奧會伊始便得到京張地區群眾的熱情支持。
倘若沒有北京、張家口聯合申冬奧,僅有十幾萬人口的崇禮,或許仍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十幾年前,這個隸屬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小縣城,依靠滑雪產業起家,卻苦于“養在深閨人未識”。如今,借助申冬奧的東風,作為規劃中的部分雪上項目比賽地,大批游客與投資者紛至沓來,崇禮收獲了眼前利好,更憧憬著美好前景。
崇禮的變化,折射出申冬奧蘊含的難得機遇。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申辦城市應更多思考,舉辦奧運會對自身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帶來什么影響。對于北京,重新激活“奧運遺產”,完善升級基礎設施,籌辦冬奧會無疑是上佳之選;對于張家口,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擴大冰雪產業就業機會,搭車冬奧會無疑是千載良機。
如果說,前兩次申辦北京夏奧會時,更多立足于改變一座城市的面貌,那么此次申冬奧的理念已超越城市層面,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北京與張家口地緣相接、文化相近,但經濟和社會發展落差明顯,如何彌補短板、協調共進,合辦大型賽事無疑是一條捷徑。北京具備籌辦大賽的豐富經驗,張家口擁有天然雪上資源,雙方優勢互補、彼此借力,可謂合作共贏。
京張申冬奧的內涵,不止于體育層面,更延展至生態、交通、產業、民生等諸多領域。京張高鐵的開工建設、大氣質量的聯動治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的搭建……這些穩步推進的舉措,將輻射和惠及整個區域。在這一過程中,依托賽事平臺凝聚的各方力量,將不間斷地釋放申辦紅利。由此可見,當申冬奧與國家發展同步、與城市規劃契合、與全民健身共振,申辦工作向前邁進的每一步都是那么堅實有力。
剛剛過去的冬天,到崇禮滑雪的游客大幅增長。以申冬奧為契機,“3億人上冰雪”的種子正在生根發芽,奧運經濟與體育產業也在蓬勃生長。兩座城市的共鳴,一個區域的福祉,億萬人民的向往,這就是京張申冬奧之于前進中的中國意義之所在。
還推進場館及相關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制定了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啟動了國家速滑館概念性國際競賽,交通、水利等一批冬奧會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已經開工。北京冬奧組委秘書長韓子榮介紹,觀察員項目是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的一項常規性項目,是奧林匹克知識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韓國平昌冬奧會吉祥物與公眾見面
2016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情況匯報并作重要講話。
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匯報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工作總體計劃和進展情況。習近平強調,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集各方之智,聚各界之力,形成做好籌辦工作強大合力。
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的消息讓其所涉及的多個區域房地產市場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張家口市區及崇禮縣均出現量價齊升局面。
伴隨著冬奧會主辦城市鐘聲的敲響,北京張家口,成為了國人的驕傲和世界的焦點,這是一個讓13億中國人倍感振奮的時刻。冬奧會落戶北京張家口,不僅是13億國人的期待,也是全球60億人的期待。
7月31日,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結果揭曉,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申辦成功。據國際奧委會官方消息,北京此次獲得了85張選票中的44張,而阿拉木圖獲得了40張,另外有一張選票放棄。
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勢必將會掀起一股體驗滑雪樂趣的熱潮。北京周邊的一些滑雪場極有可能成為冬奧會的賽場,作為國人當然要先睹為快。
7月31日,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花落北京。在體現我國強大經濟社會發展實力的背后,人們也關心一些相關民生焦點問題,包括成功申辦冬奧之后北京與張家口將如何破解經費、環保、交通、節水以及場館賽后利用等。
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投票決定,北京成為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城市。
當地時間6月9日下午,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代表團在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舉行新聞發布會。王安順表示,北京將繼續高質、高效完成申辦工作,全方位實踐《奧林匹克2020議程》,努力為世界呈現一屆精彩、安全、純潔、歡樂、可持續發展的冬奧會。
3月26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的評估考察工作主要在張家口賽區進行。三個非競賽場館分別是張家口山地媒體中心和頒獎廣場,以及位于南區和北區之間中心位置的奧運村。這里的員工,特別是管理層都參加過北京奧運會,這對提高運行和服務水平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
3月24日,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召開了陳述會開幕式,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出席開幕式,劉延東副總理致辭。全天的陳述考察中,北京冬奧申委與國際奧委會評估團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相互交流:
圖①為首都體育館內景,首都體育館規劃用于舉辦冬奧會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賽。” 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蔣效愚認為,借助申辦冬奧會,將有力推動冬季項目的普及,改善人們的健身生活方式,從而提高整體國民體質。
萬事達中心在建設之初就預埋了制冰設施,可在4小時內完成制冰,將籃球場變為冰球場。在此之前,北京市市長、北京冬奧申委主席王安順也曾表示,北京申冬奧也是促進京津冀交通、產業和環保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