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努力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并重點就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提出要求,指明了歷史新起點上我國軍隊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戰區視察時就深刻指出,中國夢“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如何實現強國夢強軍夢?如何讓富國與強軍相統一?這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軍民融合發展即是直面問題的戰略思想、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進入信息化時代,世界范圍內的新軍事變革迅猛,軍事理論與實踐正經歷著被新技術進行類似“互聯網+”式革命。在相當意義上說,許多新技術是一種基礎性應用,無分國防或經濟社會發展領域。新軍事變革已使現代國家安全和發展高度融合、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可以說,與傳統形態相比,軍事發展所賴以建基的條件、環境、技術、人才,以及國家發展對國防建設提出的要求,都發生顯著甚至根本性改變。世界上一些軍事強國,都在加速新軍事變革,積極因應變化而作出了各種戰略性抉擇。不適應這種改變和大勢,國防和軍隊建設就很難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就很難滿足全體人民的需求。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國軍民融合發展剛進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過渡階段,還存在思想觀念跟不上、頂層統籌統管體制缺乏、政策法規和運行機制滯后、工作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第一位的問題,就是思想觀念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有的地方和部門缺乏軍民融合意識,對現代國家安全缺乏深刻認知,在實踐上存在“兩張皮”現象。有的只是機械理解、淺層次理解軍民融合理念,簡單化為搞個合作項目、相互支持之類。從根本上說,只有從樹立寓軍于民、寓民于軍的理念,軍民同步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才有軍民融合發展的深度。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圍,提升融合層次”。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關鍵就在“強化大局意識”,軍地雙方“樹立一盤棋思想”,發揮好兩個積極性。軍地雙方都“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推動工作”,心往一處想、勁朝一塊使,堅持問題導向,共同破解難題,如此方能實現“無縫對接”。從根本上說,這種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氛圍境界,正是“軍民魚水情義深”的升級版,是我軍軍政軍民團結政治優勢在新時期的實踐載體和生動體現。當軍政軍民在情誼上見肝膽,軍地在實踐上同方向,當國防和軍隊深度依托國家實力、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要素、深度植根億萬人民之中,實現中國夢、強國夢、強軍夢就有了最強大的力量、最堅實的基石。(國平)
移動端傳播力榜顯示,澎湃新聞網、觀察者網、大眾網位居前三甲;東方網、中國江西網、紅網、芒果TV網、西部網、浙江在線、南海網進入前十強。眾多業內人士、專家學者、新聞工作者齊聚,圍繞承擔新時期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與使命,進一步深化媒體融合發展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5月25日上午,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與新鄉廣播電視臺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4月26日,河南省黨管武裝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這次會議是省軍區轉隸劃歸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領導管理、中部戰區指揮后首次黨委全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
摘 要:媒體融合發展,受眾接受信息的習慣和方式與傳統時代迥異,他們更看重即時化、可視化、個性化的信息。媒體融合發展,受眾接受信息的習慣和方式與傳統時代迥異,他們更看重即時化、可視化、個性化的信息。
在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全國政協辦公廳新聞局指導下,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于18日在京舉辦座談會,主題為“深化改革推動媒體融合建設新常態下促進新聞文化發展”。
從鉛與紙到數與網,從生產內容到搶占渠道,傳統媒體積極適應新興媒體的發展特點,以煥然一新的姿態展現在受眾面前。馬航MH370客機失聯事件發生后,央視、新華社依托各自的核心信息渠道,以權威新聞報道占領了新媒體輿論陣地。
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進行到第14個年頭,今年以“加快融合發展,建設新型媒體”為主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認為,推動融合發展首先是觀念的融合,尤其要強化互聯網思維,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四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10月31日在蘇州舉行,論壇以“加快融合發展,建設新型媒體”為主題,探討以依法辦網為基礎,以融合發展為路徑,以新型媒體為目標,如何實現中國網絡媒體的更大發展。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消息一經發布,便引起各界密切關注。謝新洲表示,“深度融合”概念的明確,打破了兩類媒體之間的壁壘,尋求媒體市場的突破,同時也打破了一些人抱殘守缺的舊觀念,以及以一類媒體代替另一類媒體的偏見。
從“鉛與火”“光與電”到“數與網”,新媒體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極大改變了新聞生產方式,也深刻改變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新聞傳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站在這一歷史節點,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人民日報主打的“兩會e客廳”,每場高端改革訪談1次采集生成8種產品,經10個以上媒體平臺推送,融合傳播影響力顯著提升。
面對沖擊和挑戰,如何適應新興媒體特點,拓展主流聲音傳播途徑,擴大主流媒體覆蓋范圍,占領新興輿論陣地,成為擺在傳統媒體面前的課題。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粉絲總數已超過3000萬,成為深具影響力的媒體微博;新華社開展多媒體集成服務,推動傳播模式轉型升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9日在北京參觀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分別參觀展覽。
大象融媒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全國媒體融合‘創新十佳’”稱號,這是政府層面的獎勵,而“2014-2016中國廣電媒體融合創新案例20佳”稱號,則是學界給予的最高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