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上海擴容,天津、廣東、福建掛牌在即,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即將連點成線。多地官員表示正在積極申請“第三批”。
自2013年上海獲批建設自貿試驗區以來,中國多地申報熱情持續高漲。2014年底,天津、廣東、福建獲批后,陜西、甘肅、河南等地又紛紛把自貿試驗區申報寫入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國兩會上,安徽省合肥市市長張慶軍表示,合肥、長沙、武漢、南昌四個兄弟城市將聯合申報自貿試驗區;山東省省長郭樹清也表示,青島正在申請“第三批”。
宛如上世紀的“開發區熱”,中國自貿試驗區大有“遍地開花”之勢,但天津自貿區方案起草小組成員、天津市自由貿易區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恩專認為,“自貿試驗區不應該也不可能遍地開花”。
“自貿試驗區是國家的制度創新高地,而不是地方的政策優惠洼地。很多人對此都存在著誤解。”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說。
劉恩專說,從名稱上看,四大自貿區都叫中國自貿試驗區,地方的名稱都在括號內,其作用首先是為國家試驗制度,而不是爭取政策優惠,自貿試驗區所在的沿海城市、中心城市有把握規則的能力,有聚集國際資源的能力,有風險管控的能力,也有一定的經濟體量,因而才能夠給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事實上,自貿試驗區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國際背景。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天津市委主委歐成中說,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的貿易投資的便利化程度超越WTO。
應對新形勢,中國積極與其他國家談判建設國家間自貿區。目前,中國與冰島、瑞士自貿區啟動實施,中韓、中澳自貿區完成實質性談判。而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推動與海合會、以色列等自貿區談判,力爭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建設亞太自貿區等,也成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新一年的工作安排。
“如果未來我們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實現了便利化,但內部通關、審批還很慢就沒有辦法對接,所以國內的自貿試驗區就是為探索自由貿易而做的試驗和準備。”劉恩專說。
在自貿試驗區內,中國允許有些不適應國際貿易便利化的法律以三年為期限暫時停止適用。全國人大代表、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仲川認為,國內自貿試驗區的重點不在于互免關稅,主要是推改革創新。
此外,自貿試驗區也承載著對接國家和地區間自貿區和中國“一帶一路”重要戰略的使命。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及專家表示,廣東自貿區應該積極對接港澳,福建自貿區應該注重海峽兩岸合作,而天津自貿區可以對接中韓自貿區和整個東北亞。
劉恩專說,按照“點-線-面”的發展趨勢,中國的自貿試驗區最終將在國內輻射更大的區域范圍,其經驗最終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后便可與“一帶一路”戰略相對接,“但那時‘遍地開花’的也是自由貿易的制度和理念而不是自貿試驗區本身”。
宗國英表示,上海自貿區去年探索出來的商事制度改革等六十項經驗已在全國推廣了,沒有自貿區的地方也可以實行這些制度,國家目前給自貿區的試驗時間只有三年,三年以后其經驗可以全國適用,也許就不需要再有專門的自貿試驗區存在了。(參與采寫:朱青、許雪毅、葉前)(記者 李鯤 白旭 王海鷹)
劉戰國:具體來說,河南可以打造“五大特色模式”:中部樞紐型、內陸自由港型、產業外向型、科技創新型、增長極帶動型等五大模式。劉戰國:是的,經濟是我們一切事業的物質基礎,建自由貿易區不是為了裝點門面,而是為了產業發展,樞紐和自由港必然要求產業“外向型”。
前不久,從南美洲秘魯遠渡重洋的客商,來到了我國中部城市鄭州,洽談商業合作的同時,在其航空港區開辟了專屬的“窗口”。為迎接自貿區落地,開封如今做的不是盲目借鑒經驗跟風,而是從自身做起,開始了從頂層設計到具體項目的“補短板”行動。
今年8月底,國家明確將在河南等7個省市設立自貿區。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第三批自貿區總體方案近期將獲批。國家也將擇日對7個新設立的自貿區統一舉行掛牌儀式。
繼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核心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后,河南擁有了第五個國家級戰略:自貿區。我希望我們的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沿線的這些國家的小伙伴們,大家一起走我們在自貿的路上,一路同行。
河南在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事中事后監管等5個領域28項改革事項中,已復制推廣19項;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的6項改革事項中,河南已復制推廣5項。
鄭東新區會展中心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客商前來尋找商機。
在全省人民的期盼中,在億萬河南兒女的努力下,經過近三年時間,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日前獲批。
鄭東新區會展中心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客商前來尋找商機。
河南自貿區獲批喜訊傳來,全省上下一片歡呼。從目前全省招商情況看,至少有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河南自貿區獲批后正式入駐河南。
河南自貿區獲批喜訊傳來,全省上下一片歡呼。從目前全省招商情況看,至少有百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河南自貿區獲批后正式入駐河南。一個月后,具體實施方案經國家批準,河南自貿區就可以開展實質性建設工作。
近年來,我省對外開放載體平臺日益完善,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大幅提升,區位交通、綜合物流、消費市場等優勢突出,基礎設施、發展載體、投資環境、產業支撐、體制機制等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
河南省申建自貿區的片區范圍和功能定位,包括鄭汴洛三個片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
在申建工作進行的同時,我省也全力貫徹落實28項在全國推廣、6項在海關特殊監管區推廣復制的改革試點經驗,為申建河南自貿區奠定基礎。
此后,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借鑒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等自貿區的經驗,歷時半年,數易其稿,研究起草《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在2015年2月28日,省政府向國務院上報《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設立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請示》,并隨文上報《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