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的農民有車有房有存款,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為什么幸福感卻沒有同步提高?”3月9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南省代表團審議時,來自湖南省慈利縣零溪鎮象鼻嘴村的代表向平華講述了他的困惑和擔憂。這一聲感嘆,攪動中國輿論場的波瀾,在會場內外引發一片熱議。
生活好了,幸福感卻“失聯”了。這當然不僅僅是中國農民的苦惱。3月2日,央視重磅首發了《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國民大數據:2015年,全國只有40%的受訪家庭感到幸福。在大調查的104個城市,300個縣的樣本中,居民幸福感最強的5個省會城市和5個地級市,無一例外皆不是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簡單說:沒錢,肯定不幸福;光有錢,也不等于幸福爆棚。
向平華代表認為,農村富人不幸福的根源,在于“不讀書、不學習傳統文化,不懂感恩和珍惜”。當然,中國農民的日子雖然越來越好,但物質層面還有更美好的愿景值得追尋。幸福感之所以“拖后腿”,恐怕在于三個層面使然:一則,中國農村剛從匱乏年代走出來,對物質稀缺的痛感更為深刻。在行進的路上,很容易物質化、物欲化。二則,中國農業生產效率隨著技術手段進步而大幅提升,農民有時間去思考精神層面的問題,精神文化需求就成為不可忽視的剛需。三則,中國農村社會結構也在調整轉型,社會流動與人口遷徙解構著傳統的熟人社會,需要新的價值皈依。
眼下,既要建設新農村,亦要留得住鄉愁。說得更通俗一點,就是在中國農村物質文明發展的路上,不能走丟了精神文明建設。民俗信仰、鄉約民規,文化水土、田園情懷,從好家風到口述史,從文化傳承到資源盤活……農村的文化內生力,是農民幸福感的泉源。農村如此,城市也一樣。“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歷史以來,經濟強國不等于文化大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幸福感,也必然要仰仗精神文明建設的力量。
全面小康,離不開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根本遵循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僅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也扎扎實實提升著公民的幸福感。正如向平華代表所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文化,“是解決一些農民群眾幸福感缺失和傳統道德文化缺失的好抓手”。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所謂血脈,即是承續民族情感、心理認同、價值認知的意識構建。
有網民總結公民幸福感的提升路徑:踐行核心價值觀,實現幸福中國夢。在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宣示中國價值,也許未必能立竿見影改變什么,但遲早會兌現為心理層面的“獲得感”,從而讓每個中國人,在火熱的改革中,感受到心靈的幸福與欣悅。
政府要推動養老模式多元化改革,把旅游作為重要的養老方式。養老模式的改革要與社會經濟改革同步,并共享改革成果。
昨日,2015“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在北京啟動,鄭州與北上廣等城市一起成為本次活動的92個地級及以上候選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聯合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共同主辦,今年是第九屆。
昨日,2015“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在北京啟動,鄭州與北上廣等城市一起成為本次活動的92個地級及以上候選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聯合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共同主辦,今年是第九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4月23日公布的2015年《全球幸福報告》顯示,全球最幸福國家前三名是瑞士、冰島和丹麥。
昨天,中國人民大學一則“只有春假還不夠,春假有8天”的通知,悄然在微信朋友圈走紅。人大師生表示,“春假”作為學校給的“特殊福利”,是一年一度的“春游日”。校方向北青報記者解釋了當初設置“春假”的緣由:為了鼓勵全校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到社會一線,腳踏實地考察社會。
生活中有許多積極的、好的方面,但許多人卻忽略了它們,“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別人的幸福,縮小了自己的快樂”是其真實寫照。在大城市中,無論老人、年輕人還是孩子,多處于一種煩躁不安的焦慮狀態,這讓人們無法從心底感受到幸福。
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日總結了不放棄手寫書信的九個理由。手寫書信能讓你結交到更親密的朋友,它還能改善情緒、減輕壓力,并提升總體幸福感。手寫需要書寫者放緩速度,把心靈與手充分連接起來,加深感官體驗,有利于靈感和創意的迸發。
110平現代簡約溫馨實用 充斥著我的幸福感
據俄羅斯“消息島“新聞網2月26日消息,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大多數規律作息的人在早晨感到最幸福。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對來自84個國家超過50萬人的社交網絡日志記錄進行了研究,希望確定人在一天中感到最幸福的時間段。
2014年1月15日,“2013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結果在北京發布,調查結果顯示超過2/3的被調查居民家庭幸福感指數較高。從職業性質來看,幸福感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體制內人員(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體制外人員(外企、私企、個體工商戶)、農民、外來務工者,分別為6.32分、6.20分、6.13分、6.09分。
最新一項研究指出,有沒有小孩不會影響美國人的生活滿意度;但從另一項全球調查來看,小孩卻會降低父母生活的幸福感。研究說,在貧窮國家,為滿足現實所需,個人幸福往往得退居次要地位,像是農村社會可能需要額外人力耕田。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美國最新民調顯示,近年來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覺得自己的幸福感下降,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少數族裔以及殘障人士對當前生活很不滿意。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美國最新民調顯示,近年來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覺得自己的幸福感下降,尤其是大學畢業生、少數族裔以及殘障人士對當前生活很不滿意。
2012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選活動揭曉,12月30日在北京舉行了頒獎儀式。雖然農村的幸福感還很可憐,還讓人不值一提,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要關注農村人口的幸福感。
經活動組委會評審確定,獲評“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是,1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杭州、成都、寧波、南京、天津、長春、無錫、長沙、西安、南通;10個縣級城市——江蘇張家港、江蘇太倉、浙江余姚、重慶永川、浙江慈溪、浙江富陽、遼寧海城、湖南長沙縣、四川雙流縣、河南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