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我們一切事業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也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最根本目的。細數過去幾日的“兩會時間”,習總書記多次提及民生問題,連珠妙語令人印象深刻,民生情懷令人深受感動,網友紛紛點贊習大大的民生妙論。
一諾千金,說到做到
網友“毛毛2208”說,改革措施逐步落地,期待習總書記帶給我們一個收入分配公平,民生保障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美麗中國。
網友“強大的自己”說,希望廣大干部以習大大為榜樣,把群眾需求放在首位,多為人民謀福利。關注民生,從細微之處落腳;真抓實干,才能治國興邦。
環境也是民生,青山藍天是幸福基礎
網友“是一個射手座”說,生態環境保護與民生密切相關,保護生態環境的任務迫在眉睫。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要“零容忍”,不能手軟。
網友“swxk1314”說,中國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改革、創新,希望在改革和創新的同時能夠更加注重保護自然環境,更加注重民生建設,讓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得到不斷提升。
少搞盆景,多做實事
網友“小布丁”說,“少搞盆景”是對形式主義的棒喝,直指扶貧乃至其他領域的形式主義之風,令人警醒。應該把功夫做在實處,經得起監督和檢驗。
網友“草藥君子王”說,堆砌政績“盆景”的做法,傳遞的是浮夸、虛假的工作成績,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最終損害的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扶貧工作中不能讓“盆景”有市場。
提高生活水平,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網友“太陽云1”說,要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的,加快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緊貼百姓需求,著力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貼心、凝聚民心的社區服務平臺,打通社區服務“最后一公里”。
網友“寒塘鶴影123”說,持續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集中在醫療衛生、環保、食品藥品安全、教育等領域,積極解決這些利益問題,讓群眾滿意,才能有安居樂業。 (王平)
5月15日上午,來自全國40多家網絡媒體的編輯記者走訪了“陜西經驗”的核心關鍵——陜西省信息化中心。突出抓好頂層設計這個關鍵環節,確保政務信息化集中統一、安全可靠、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一盤棋”發展。
據北京青年報統計,自2013年3月18日至今,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7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民生問題”是研究最多的議題,共有39次,基本上一半的常務會涉及民生問題。歷經兩年持續不斷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截至2014年底,本屆政府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733項,超過1700項的三分之一,提前完成李克強提出的本屆政府的任務目標。
習近平19日至21日到云南調研,走訪魯甸地震災區等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9日至21日到云南調研,走訪魯甸地震災區等地,深入企業、工地和鄉村。
鐵道部被拆分,似乎成了老百姓衡量機構改革是否真正推行的試金石,因為鐵路和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曾坐著火車達到自己理想的終點,每個人都希望理想之路快捷、順暢。
在環境污染成為重大公共命題之時,減輕民眾的環境付出成本,就是民生;在城鎮化進程中,“人的城鎮化”訴求趨于高漲之時,提高民眾的權利均衡程度,同樣是民生投入。更為廣泛的民生概念和追求,既是民眾的冀望,也是民生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要求。
(《武漢晚報》3月11日) “10元錢購買力”,反映出控制物價,仍是當下最重要的民生問題。物價上漲關系民眾的米袋子、菜籃子,關系民眾的生活質量,關系民眾的幸福感,是政府面臨的一個實實在在的民生考題,應著力解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3月7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采訪時說,201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4026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并將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和民生工程傾斜。
12月28日,浙江省政府通過政務服務網開始公開票選2016年“十件民生實事”。截至29日14時30分,截至29日14時30分,共16276人參與投票,其中去年得票排名“十件民生實事”首位的“加大霧霾治理力度”仍暫居榜首,獲12976票,得票率10.46%。
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姬脈常:近年來,民權縣告別“撒胡椒面兒”的做法,按照“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著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致富產業,實現貧困戶增收脫貧。
(記者 南若然 張茜翼 李曉喻 楊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的“兩會”召開在即。霧霾引發的“心肺之患”也受到委員們的廣泛關注,成為今年全國兩會前夕中國輿論場最熱的話題之一。
“如果說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話,就要重點保障基本民生,來編織一張覆蓋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一年多來,中國政府的許多重要改革議題圍繞民生設置,重大發展舉措著眼于民生改善,正如李克強總理強調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些場景,讓焦作市正在進行的“森林城市”創建、“城市水系建設”、建設美麗焦作等工作,有了可以細品的民生味道。2013年,焦作市新增小額擔保貸款6億元,城鎮新增就業9.66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64萬人。
“空氣污染是目前最大的民生問題,老百姓迫切期待改善空氣質量。”呂新華介紹,為了應對大氣污染的嚴峻形勢,國務院去年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我們稱為“大氣十條”。
下月初,2014年全國“兩會”將拉開帷幕。tid=748915進行投票,東方今報、映象網等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將會按照得票率,將這些話題帶到兩會上,轉交給河南團的全國人大代表、駐豫全國政協委員,請其解答或共同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