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駿作(新華社發)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行業。2014年2月27日,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這一年,網上輿論生態有何變化?網絡安全從立法到推進有何進展?作為中國6.49億網民中的高端成員,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熱議“網絡新政一年”。
【網上正能量多了】
1月,民調公司零點調查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生態環境的各方面變化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網民普遍肯定網絡環境的積極變化,90%以上的網民支持政府發起的各項網絡治理行動。
“這一年,網絡治理成績斐然,網絡空間有了良好的變化。”全國政協委員、求是雜志社社長李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比如,廣大的網民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聽到中央的聲音,而且這種‘高大上’的聲音更加貼近老百姓。”
“網絡作為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并不是法外之地,不能為所欲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李小琳告訴記者。“這一年,政府加強了對網絡謠言的打擊,正能量的東西多了。”
對于網絡上正能量的東西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李捷感受深刻。“《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是怎么煉成的》、《中國共產黨永遠在路上》,這些正能量的、主旋律的視頻在網絡上熱播,說明了中央的主流媒體開始在網絡上貫徹群眾路線,這一點非常了不起。”他說。
十八大后,國家網信辦在加強網絡治理和建設方面有了積極行動,相繼推出“微信十條”“賬號十條”等一系列規定,開展了打擊“偽基站”、“凈網2014”等20多項專項治理行動。對此,代表委員表示贊賞:頗具震懾力,有效果。
“過去網上亂象很多,有的網民隨便發聲甚至謾罵中傷,不良大V誤導民眾有恃無恐。”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光孝寺方丈明生表示,網絡治理與十八大以來的方針政策緊密融合,是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在網絡空間的具體體現。“對網絡的治理,不是限制網絡自由,而是為了廣大網民能夠更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保護網絡空間的清朗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直言,世界各國都會對網絡進行規范管理,“這樣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實現有序地發展。”
【網絡安全更受重視】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和規范網絡空間,確保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網絡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企業、網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也關系到國家安全。”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斯諾登事件震動了世界。我們原來沒有意識到網絡安全領域竟然有這么大的風險。沒有對網絡安全的防護,國家和企業都無安全可言。”記者問:中石化在網絡安全方面有什么舉措?傅成玉微笑著一筆帶過:“我們當然也會擔心網絡風險的出現。”
全球范圍內,中國是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國。對于政府在網絡安全方面開展的工作,代表委員表示,“非常及時,希望再加把勁兒”。
“我一直非常關注網絡安全問題,也注意到政府已陸續制定了一些規范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毫不諱言,在所有的網絡連接在一起的時代,一旦出現破壞,將是災難性的。“很期待網絡相關立法工作能盡快推進。”
“3月8日,張德江委員長在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今年要加強重點領域的立法,包括制定網絡安全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常委王曉玉告訴記者,“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作為世界網絡大國,制定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已是迫在眉睫。”
【與世界深度融合】
網絡發展越快,對其規范的任務也就越緊迫;網絡的影響越深遠,對其規范的程度和要求就越高。2014年,是中國網絡大發展的一年。網民數量達6.49億,網站達400多萬家,電子商務交易額超13萬億元人民幣;全球網絡企業前10強,中國有4家,互聯網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增長點。
“過去20年來,互聯網是草莽經濟,放開來發展,問題很多。”全國人大代表雷軍告訴記者,“眼下規范互聯網經濟發展勢在必行。雖然規范會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各種要求越來越多,但是我相信規范以后再發展不是壞事,對互聯網的長遠發展幫助更大。”
兩會前,互聯網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如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人,均參加了由國家網信辦主辦、在浙江烏鎮舉行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他們認為這不僅展示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理念、成果,更體現了中國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的自信,踐行著習總書記提出的“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的國際治網主張。
看中國網絡新政一年,成績斐然,民眾受益,世界關注。中國,正在與世界深度融合,向著建設網絡強國的目標前進。
隨著近些年網絡問政工作的廣泛開展,網絡問政平臺成為考驗政府執政能力一個重要陣地。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作為權威網絡問政平臺,深受地方政府和廣大網民重視,其中的數據也成為考量地方政府網絡問政能力的重要指標。
網絡的影響力不亞于書籍,現在是信息化暢通的時代,人們通過網絡接收、傳播信息,網絡安全、信息真實,但一旦出現網絡謠言,則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微博、微信的悄然走紅,給謠言的制造和傳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穿上了“隱形的外衣”,網絡的平民化使得發布虛假言論的門檻較低。
繼集中打擊不法律師,依法整肅“律場”風氣之后,各級公安機關根據統一部署,又依法集中專項打擊整治網絡謠言行動。行動首戰告捷,197名惡意造謠傳謠者受到查處。
4月8日,編造“漳州古雷PX化工項目發生爆炸起火死人”謠言并發布虛假圖片的違法嫌疑人張某被福建省漳浦縣公安機關依法拘留。
這起事件也已證明,網絡造謠不是行使公民言論自由權,打擊網絡謠言不會損害公民言論自由權。只有對造謠者依法追責,才能消除網絡謠言這個“毒瘤”,才能打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社會才能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在微信、微博和新聞客戶端等謠言的制造和傳播中,男女作出的“貢獻”極為不同,男性制造了謠言中的83%,而女性只占17%。不過,在謠言傳播過程中,女性會相對更愿意傳播。
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熱議“網絡新政一年”。
其中,淫穢色情有害信息舉報18096件次,詐騙有害信息舉報8320件次,網絡謠言有害信息舉報515件次,暴恐音視頻有害信息舉報129件次,侵害網民權益等其他違反“七條底線”的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3139件次。
中央網信辦24日召開各界人士座談會,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研討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作為網民要敢于擔責,與網絡謠言作堅決斗爭,要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的堅持法治國家、堅持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好。
上午,首都互聯網協會新聞評議專業委員會在新浪微博召開評議會,公布近期的10大謠言。
日前,關于濟南、宿州、唐山等地有“男子在玉米地被挖腎”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引發網民關注。對此,宿州市靈璧縣公安局、濟南市公安局、唐山市公安局都進行了辟謠,稱該信息屬無中生有。
日前,關于濟南、宿州、唐山等地有“男子在玉米地被挖腎”的消息在網絡上流傳,引發網民關注。對此,宿州市靈璧縣公安局、濟南市公安局、唐山市公安局都進行了辟謠,稱該信息屬無中生有。
記者對近年來幾十條影響較大的網絡謠言,進行了歸類分析,總結出了5類網絡謠言的特點
從網絡謠言侵害的對象看,可以分為侵害公共與社會利益的謠言和侵害公民權益的謠言。對侵害公民個人的網絡謠言,公安機關和網絡服務提供者只能在受害人自己依法采取“舉報”、“通知”后才能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