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15時30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7日15時30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央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有關空氣污染,我們已經感受很深了。但是我國的環境污染決不是空氣一項這么簡單。過去央視做了大量有關環境污染的報道,其中涉及到水污染、耕地污染、礦山污染,甚至現在還有沙漠污染。我想請問陳部長,您能否明確的告訴我們,我國現在的環境污染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有沒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謝謝。
陳吉寧:長期以來,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們歷屆政府一直努力破解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整個國家的污染治理進程明顯在加速。
陳吉寧:現在,從污染物總量減排來看,我們四項主要污染物,COD和二氧化硫今年已經提前完成“十二五”的任務,氮氧化物和氨氮預計也會按期完成。隨著污染物的持續減排,一些常規的污染物在國控斷面上已經出現了持續穩定好轉的局面。但是總的來看,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處在一個非常高的水平上,已經接近或者說超過環境容量,在一些地方、在一些時間段,超過還比較多。所以說,我們的環境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環境質量差。霧霾的問題、水體富營養化的問題、地下水污染的問題、城市黑臭水體的問題等等。二是生態損失比較嚴重,特別是水體的生態損失。三是由于產業布局不合理,大量的重化工企業沿河、沿湖、沿江的布局仍然帶來比較高的環境風險。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的瓶頸問題。
陳吉寧:這個問題怎么看?我想是在一個發展階段出現的問題,我們處在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特殊發展階段,只要發展,這個問題就會出現。另外,我們歷史“欠賬”也比較多,還要在解決新增污染排放的同時,解決老的問題。
陳吉寧:我看了一下,世界各國在發展進程中都面臨這個問題,所以環境科學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曲線叫“庫茲涅茨曲線”。隨著經濟的增長,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到了轉型期,過了這個階段之后,污染物排放會下降,我們的峰值相對來說比較高。為什么呢?大家看,從工業革命以來,所有的現代化國家不講體量,只從人口密度和工業化帶來的單位土地面積排放量來講,這是一個環境排污強度,我們現在已經超過歷史上最高的兩個國家——德國和日本,超過他們2-3倍。所以,我們面臨著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和環境之間的矛盾。解決中國環境問題,不能夠操之過急,也不能期望過快,但是,更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懶政不作為,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民生福祉和民族未來的長遠問題。
陳吉寧: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包括體制優勢和制度優勢,可以更好地從上向下推動這樣一項工作,我們也有后發優勢。我們現在的經濟模式總體上是粗放式的,其實環境治理又何嘗不是粗放式的呢?我們現在治理工程主要體現在末端治理,如果看過去幾十年技術發展的情況,節約的技術比如說節能、節電、節水、截污的技術,清潔生產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他們的進步要遠遠大于末端治理的進步。但是這些紅利沒有釋放出來,為什么?一個是我們創新能力不強,還有就是我們的環保政策沒有跟經濟政策和發展政策作深度的融合。所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談到了環保稅立法的問題。隨著創新能力的增強,隨著政策深度融合發揮作用,我想,中國環境治理的進程會進一步加速。所以,我對我國的環境治理充滿信心。
陳吉寧:李克強總理專門講,我們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貴在行動,成在堅持。所以我們要用水滴石穿、久久為功的毅力,緊密圍繞改善環境質量的核心,來提高社會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滿意程度。謝謝你的提問。(根據網絡文字直播整理)
環保部不乏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經濟、環境法等專業人士,但陳吉寧是首位科班出身的環保部長。曲格平曾因組建中國環保監管機構、奠定“誰污染,誰治理”方針,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質獎章,被譽為“中國的環境保護之父”。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發布會直接以記者提問開始,近一個小時內,陳吉寧回答了12個問題,涉及霧霾、環境污染、環評、PX、土壤污染、騰格里沙漠污染等多個話題。
昨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發布會直接以記者提問開始,近一個小時內,陳吉寧回答了12個問題,涉及霧霾、環境污染、環評、PX、土壤污染、騰格里沙漠污染等多個話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7日15時30分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陳吉寧:2013年9月,國務院出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就是我們說的“大氣十條”,從十個方面提出了35項具體的措施。
昨日,環保部長陳吉寧(左)和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出席媒體座談會。環保部供圖 被正式任命為環保部部長48小時后,陳吉寧昨日首次公開亮相,主動選擇與媒體見面。陳吉寧也首次公開表述了對環保工作的一些態度,并歡迎媒體在接下來的全國兩會環保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敞開提問”。
今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任命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為環境保護部部長,免去周生賢環保部部長職務。1989.07——1992.11,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土木系環境系統分析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獲理學博士學位。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正式接任環保部黨組書記一職。
即使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清華學生,也能體驗到自2012年2月上任以來,陳吉寧帶來的不同。雖然陳吉寧只在校長任上干了3年時間,但讓清華的許多老人感覺,經歷了本世紀以來,多年未有之變局。
即使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清華學生,也能體驗到自2012年2月上任以來,陳吉寧帶來的不同。雖然陳吉寧只在校長任上干了3年時間,但讓清華的許多老人感覺,經歷了本世紀以來,多年未有之變局。
”陳吉寧,這位謙遜、務實的年輕清華校長,今年又多了一個新頭銜——全國人大代表。曾經擔任過清華環境工程系主任的陳吉寧坦言,美國也曾經出現過PM2.5的問題,美國大約用了十多年來解決這個問題,北京需要的時間則更長。
1月28日,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爾乘到環保部宣布中央決定:陳吉寧任環保部黨組書記,免去周生賢環保部黨組書記職務。公開資料顯示,陳吉寧1981年即與環保結緣,于當年9月開始在清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學習,直至1988年獲理學碩士學位。
據“新華視點”官方微博消息,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27日下午經表決通過,決定免去周生賢的環境保護部部長職務,任命陳吉寧為環境保護部部長。
免去周生賢的環境保護部部長職務。
據“新華視點”官方微博消息,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27日下午經表決通過,決定免去周生賢的環境保護部部長職務,任命陳吉寧為環境保護部部長。